返回七十二章 第三法门(第1/2页)  神隐小面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界轮回是否有三法门?这个答案似乎明摆着的。曹雪芹认为神隐小面馆当然就是第三法门!

    灵儿不同意这个观点。人间往生的生灵数以亿计,古往今来书仙能有多少?况且书仙想必没有多少战斗力,怎能独撑眼下的危局呢?

    张铭认为眼下思考这些为时尚早,毕竟幽冥还没有发生重大变局。大可从源头慢慢梳理思路。

    张铭自从被幽冥二主钦点为“人间摆渡人“后,便一直尽忠职守在神隐小面馆。每日从忘川河底逆流而来的书仙络绎不绝。张铭曾以忘忧灵台泪滋养了忘忧竹之笋,以此灵笋制成的底汤成了助书仙轮回的“忘忧汤”。

    之后,人间摆渡人的悟道更近一层。无意中发现摆渡书仙的灵力并非来自“忘忧汤”,轮回的实质是灵魂的自我救赎。

    可以说张铭是第一个践行菩萨“自悟轮回”主张的摆渡人。神隐小馆内充盈着盘古开天地时的“先天灵炁”。这股灵炁分为阴阳二炁,来源尚不得而知,但是张铭可以感知它的变幻。

    每晚子夜时分,神隐小馆内的阳炁便散失到最低点,属于幽冥的阴炁逐步升腾。此刻这里的一切由“人间摆渡人”接管。

    每晚到了这个时候,张铭便会在冥思中回到忘忧湖的月圆之夜……

    那一夜,体会人间至大悲苦的张铭落下了几点“忘忧灵台泪“。这几点灵台泪如今已在张铭的福田里滋养出了万世不凋的灵根。

    每当张铭开始冥想,曹雪芹会示意轮候的书仙安静有序地排队入场。此刻神隐小馆内的先天阴炁将聚念成形,有形的神隐小馆会完全消失,所有人置身于一片万古虚空之中……

    渐渐的,一汪幽蓝平静的“心海”打开在每个人眼前,无限伸展向远方……

    此时心无挂碍,内心空灵的书仙便会“化心为舟”,悠然渡心海而去。摆渡人张铭会送给他们最大的祝福,愿他们在下一世找到灵犀相通的笔耕者,在他们的笔下幻化出更为精彩的“书香人生”。

    倘若遇上尘缘未了,内心还有苦毒怨念的书仙,张铭会告诫他们不可强渡心海。前世的每一分怨念会将空灵的“心舟”化为冰冷的铁石,强行渡海的苦主必将永沉心海,再难登上彼岸。

    排解怨念的方法简单到出奇。书仙要在摆渡人张铭面前留下自己的故事,这便是神隐聊斋的”幽冥书场“。菩萨“自我度化“的法愿如今已被张铭忠实地践行。

    这世上哪有什么无上法门?所有登彼岸的人都要自我救赎。有真就是成佛因,而张铭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找回自己的”真“。

    做法简单到难以置信。做一个合格的听众,等诉怨者倒空了内心的苦毒怨念,一碗暖心的忘忧汤面便做好了。饮下这滋润福田的忘忧汤,摆渡人还会送上最后一句话:

    “一切其实都挺好的,不是吗?”

    斗转星移,破晓之前,张铭会等待最后几点“心舟“消失在远方的海平面……

    紧接着,心海将在虚空中渐渐淡去,周遭的一切重新变的真实。

    这是已经在神隐小馆上演了一年的事情了,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如今这份工作已成了张铭的一种修行。

    张铭还在不断修行,希望早日实现“众生自度”的终极目标。一旦摆渡人的角色在三界淡出,就不再有人能够垄断六道轮回了。

    张铭曾被幽冥二主隔空点化为摆渡人,却从未得到当面指引。摆渡书仙的意义何在,这是张铭始终思考的问题。

    根据孟婆娘子的说法,书仙只是文人心血塑形,笔下幻化出的一股很弱的灵炁。无色无相,更无血肉骨骼。

    书仙只能在世道人心中流转,教化世间儿女。无论多么深入人心,这股脆弱的灵炁却只能依附在人的三魂七魄之中。一旦宿主往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