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邂逅白芦笋(第1/2页)  神隐小面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清初文人金圣叹,因言获罪落了文字狱。这位老兄临刑前居然叫来狱卒,说出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一个秘密:花生米与豆腐干一起吃居然是烤鸭子的味道!

    说完后,金圣叹曰:此生无憾!

    金圣叹乃是史上心最大的吃货了!

    张铭与k先生津津乐道于白芦笋的话题。在灵儿眼里,张铭不可理喻的程度已经堪比金圣叹了。

    k先生行事诡谲,敌友难辨。但是却与张铭一见如故,可能真的证明了“天下吃货是一家”的真理。

    张铭向k先生请教白色芦笋的来历。k先生津津乐道起来:

    “大家常见的绿色芦笋是在阳光照射下生长。而德国人却钟爱深埋地下,避开阳光生长的白芦笋。“

    听到这里张铭立即心领神会:

    “原来这种神秘的白芦笋与我们中国人培育韭黄的原理一模一样。

    把鲜嫩翠绿的韭菜闷在不透明薄膜里,整个生长过程不见阳光。生长过程中脱去了韭菜的青涩与辣味,口感细腻可口,身价也因此倍增。”

    k先生点点头:

    “除了亲自飞去遥远的巴伐利亚,要想在美国品尝顶级美味的白芦笋,只有来我的庄园。在德国人们歌颂白芦笋的溢美之词很多,比如:能品尝的象牙,帝王的蔬菜,白色黄金!”

    k先生一边介绍,手上确没有闲着。主人对美食的执着让张铭开了眼。每一个过程亲力亲为,不让仆人插手。

    只见洁白如玉的白芦笋根根鲜嫩欲滴,还带着田间地头的泥土芬芳。k先生细心的分拣出他认为质地,尺寸都符合要求的上品。

    主人近乎强迫症的严谨在这个过程中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分拣出的芦笋几乎如仪仗队一般整齐划一,且身材匀称。用山泉水清洗后,被精美的特质刀具削去外皮。

    山泉水早已沸腾多时。张铭这才注意到烹制的锅具。这是一口工艺极端考究的不锈钢深锅。锅体材质采用手术刀级的钢材,可谓造价不菲。

    洁白如玉的白芦笋此时被投入滚开的深锅中。由于锅具设计得当,确保白芦笋根根都能立在锅中烹煮。

    广东人懂得优质的生鲜食材必须以极简单的方式烹煮,避免破坏食材的灵性。

    显然k先生也深谙此道,他烹煮白芦笋的手法与粤菜“白灼菜心“非常类似。

    为了避免焯烫破坏菜心的色泽,粤菜厨师会在沸水中滴入色拉油。而k先生的秘诀是在清水中投入少许黄油、白糖及柠檬汁。

    等到焯烫的火候刚好的时候用特质的夹子迅速抄出鲜美的芦笋沥水。装在精美考究的白瓷盘中第一时间端到客人的面前。

    望着品相完美的菜品,张铭不禁食指大动,不住赞叹道:

    “在看到如此优秀的食材后,我的脑子里便有了最佳的料理方式。不曾想中西厨道差异如此之大,可是k先生烹煮的手法竟然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k先生欣然一笑:

    “按照你们东方人的智慧,大道的本质便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灵儿也对k先生的智慧点头赞许,同时也意识到主人的深不可测。

    开餐时间到了,剩下的配餐工作自然交给了仆人。

    白芦笋分被分装到每个就餐者的小盘子里,配上了清新的酱汁、少许西班牙火腿薄片、一小份土豆泥。

    佐餐美酒也搭配的十分得体。每人面前斟上一小杯年份品质上乘的甜白葡萄酒,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

    女士优先自然是贵族必不可少的礼仪。k先生非常绅士的请灵儿第一个品尝美味的芦笋料理。

    深谙西餐礼仪的灵儿自然不会在这种场面下怯场。只见灵儿优雅的操持刀叉,切了一段新鲜白芦笋。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