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建设浪潮(第1/3页)  唐初一小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感谢各位书友的收藏和推荐票!万分感谢!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

    把这群纨绔交给张毅,也是李世民的安排,与其让他们在长安无所事事,还不如交给张毅。另一方面也算是对张毅的一种考验。

    有了李震这个例子,各家也都响应了李世民的号召,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材呢。

    中午十分,段瓒徐光亮带着两个工部的小吏来到大营。这两个小吏得到了张毅的热情款待。吃完午饭,张毅带了一百名士兵跟着两个小吏来到之前发现煤的地方,这个煤矿离大营不远,只有七八里路程。

    张毅大致观察了一下,这个煤矿基本属于露天煤矿,地表往下挖一米左右就能出煤,而且这个煤矿的储量也不算很大,但是足够张毅前期发展所用。

    张毅朝那两个小吏问道:“二位,开采这个煤矿可需要什么手续?开采出来的煤是怎么算的?”

    其中一个年长一些的小吏道:“张县男,这个煤矿还没有开采先例,小的也不知道要如何才好。”

    张毅道:“嗯,那劳烦二位将这里仔细勘探一番,好将实情禀报给你们侍郎大人,我一会写个折子一并交于你家侍郎。”

    那二人连忙称是,开始勘探煤矿的范围和储量。张毅希望把煤矿像后世和其他矿藏一样也纳入国有,这次只是一个开始。张毅给工部侍郎的折子就是这样写的,他希望可以通过工部侍郎把这件事交由三省通过这件事。这也是李世民与张毅商讨的结果,虽然二人都知道国家都要改变,但是却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大刀阔斧,不然会引起各个阶层的动荡。

    工部衙门,工部侍郎徐益看着手下拿过来奏折看了几遍,也没弄明白这个煤矿也就是火石矿有啥用处,那玩意用不好了很容易死人的,每年都有穷苦人家用不起木炭而用火石死亡的。徐益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这个折子递上去,原因有二,一是这是张毅的折子,没见陛下和各家权贵都往张毅那里送么,可见张毅有过人之处。二是张毅折子上说了,煤矿属于国有,私人开采需要上税,这也是一个新的国家收入,由他递上折子也算是小功一件。徐益在折子上盖上了自己的印章让人送到了中书省。

    很快折子就从门下省被送了回来,和折子一块送回来的还有一份很厚的煤矿开采规章制度。

    徐益看着被送回来的折子心里暗想:这张毅到底有什么通天法术,竟然让三省如此快的通过,而且还有具体的章程下发,这明显是早就准备好的啊,就只等张毅的折子了。看来得叫自家的小子好好的跟着这个张毅了。

    与工部办好了煤矿开采协议,张毅让李水根和马东海联系附近庄子里因农闲在家没事做的百姓采煤。

    七天之后整个凤凰山附近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新的村庄在建设,新的军营在建设,新的土窑也在建设。上千农夫在这个大工地上忙活着。

    刚开始的时候张毅发现一个土窑根本供应不了新的村庄和军营建设所需,于是张毅便让李水根又建了两个砖窑。一车车从凤凰山煤矿采出来的煤被拉到这里,一车车烧好的砖瓦被拉到军营和新村庄,长长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

    张毅让段瓒和马东海签订了砖瓦采购协议,所有建设军营所需都由段瓒这个临时的游骑营军需官所出。

    第八天的时候出现问题了,李水根和马东海一起到军营找到张毅,告诉他没钱了!

    张毅诧异道:“没钱了?不是给你们一百惯钱和十金么,怎么那么快就没钱了?”

    李水根解释道:“现在采矿的和运输的,还有烧砖的,再加上建房子的民夫已经将近一千五百人了,每日的工钱和饭食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然后在加上各种材料钱,您给的那些钱昨日已经花完了。”

    马东海埋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