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周毅主战 挥师北上(第1/2页)  史上最强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易见百官沉默,问道:“大将军,你驻守北境有二十年了,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王间刚刚起身,一副哈哈笑脸,李易随即压了压手,无奈的道:“寡人一看你的样子,肯定还是那句‘王上叫臣打哪臣就打哪,王上叫臣往东臣绝不往西’了。”

    周毅闻言,险些笑出声来,看来这老将军的禀性,李易早就了然于胸了。

    “李诗,你是相国,你有何良策”

    李易话未说完,李诗已然起身,来到殿中,跪伏在地,痛声高呼:“王上万万不可轻言开战啊,古往今来,我大炎多次对北蒙用兵,皆无功而反,不仅如此,还激怒了北蒙,使其对我大炎变本加利的报复,要挟,索取,前车之鉴,王上三思”

    “前车之鉴,王上三思!”朝堂附议者不少。

    李易挥了挥手,示意其退下,李诗的回答与百官的反应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李易再度站起身来,尚未收入鞘的炎王剑再度一挥,劈去案桌一角,狠狠的道:“寡人意已决,此次决不与北蒙议和,有再敢言和者,形同此案!”

    李易已退无可退,决心之大,震惊朝堂,大臣们也不敢多言。

    “启禀王上!”太尉田济起身拜来。

    “太尉有何良策?”李易收起炎王剑问道。

    田济回道:“先王在位时,为了抵御北蒙犯边,确保炎京安危,历时数十年,在炎京北境修建了高墙三百里。

    “此墙高厚坚固,可同时行战马四匹,防御极强,不仅运兵快,运粮也快,可在最短的时间到达北蒙骑兵袭击之处。”

    “自从有了这三百里高墙,炎京之北从此没有了北蒙犯边的大事发生,都城也从此高枕无忧,臣建议,从此高墙往西延伸修建,以此来防御北蒙入境。”

    田济未说主战与求和,说了个折中的办法,以守为功,获得多数朝臣认可。

    据大炎史记载,先王登基之时,北蒙二十万铁骑南下,所向无敌,连破数城,直逼大炎都城炎京。

    若不是各地大军勤王及时,炎京就陷落北蒙之手了,其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当时的大炎王上接受相国之策,修此高墙,延绵三百里,工程巨大,劳民伤财,耗时五十余年。

    也正是这个工程耗时耗力,征调民工百万,将国库消耗一空,不得不加重赋税,百姓不堪重负,致使各地起义四起,从此国力日衰

    但是,在大臣们的眼中,这是抵御北蒙的最好办法,大臣们开始议论起来。

    “这不是跟古中国一样修长城吗?”周毅暗自摇了摇头。

    大炎与北蒙国境线几千里,你修到什么时候去?

    等你修不了几百里,估计你大炎早就灭亡了。

    到时你李易都成了亡国之君了,那长宁公主不就成了亡国公主了吗?

    他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的。

    这时,大将军王间缓缓站起,满朝文武官员顿时安静下来。

    都看着这位掌握着大炎近半军权的大将军。

    他的威摄力并不比大炎王上低。

    他很严肃的对着周毅喊道:“小子,你不是有大计献于王上吗?怎么到现在还兜着?”

    周毅向王间拱了拱手,向朝堂中走去。

    李易端坐,静待周毅开口。

    当满朝大臣都在议论筑高墙之策的时候,周毅摇头不语,他早就看在了眼中。

    “臣主战!”周毅轻声道。

    周毅原本是想先稳住北蒙,他有一系列增收赋税的方案,先改变大炎当今的颓势。

    同时平定或招安国内四起的起义军,安抚各方。

    然后再腾出手来,好好教训教训北蒙鞑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