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总裁班上耍个枪(第1/2页)  红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晕轮效应认为: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了“好”或者“坏”的印象后,就会倾向于根据印象推论这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种情况在人与人的第一印象中尤其常见。于是网上总会出现第一印象的“5秒原则”“15秒原则”等说法,为的就是让自己给他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以便快速建立好感与信任。

    今天,方生平给人的第一印象显然是不怎么样的。学员们进来时,他始终在唱那首悲伤的老歌,而且还唱得全情投入。这就给别人造成一种他很感性、甚至是多愁善感的错觉。加之方生平穿着干净却过分普通,往前边一站更谈不上气质或气场,因此,很轻易就能被判定为能力平平、社会地位不高。

    方生平能够感觉出来,多数人对自己秉持着旁观甚至是轻视的态度。但这并不是让他胆怯或者退缩的理由。因为他已经意识到郝教授的真正目的:那就是让他先获得现场学员的认同!正所谓师出有名,想要郝教授帮自己说话,那是一件容易的吗?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一个集团的总顾问,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理有据、掷地有声。如果仅凭一个小人物的可怜故事就给予同情,又怎能让集团大佬们信任、甚至是信服呢?所以,这就是雷琨说的能力与运气都要有,能不能拿下郝教授的支持,更要凭他方生平自己的本事。

    这是他一个人的战场!

    心思急转之间,方生平已经坚定了该如何应对。首先,他简单介绍自己是一名小企业的基层职员,随后就切入了正题:“原本我今天来,是想向郝教授请教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公司人员流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不过,既然郝教授让我当堂就向大家阐述,想必这个话题是很有代表性的。能和这么多位公司老总以及职场精英们当面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诸位能站在各自的立场发表看法,不吝赐教。”

    方生平语气平稳、不卑不亢,寥寥数语就奠定出一个互相交流的基调。接下来,他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演示文稿在多媒体投影上面播放。

    那是一家中小企业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从上一次金融危机、到经济回暖,再到这一次的大萧条,公司运作各方面的高低起伏,都体现在一张张数据走势图上。

    方生平一边翻页一边讲解,也许是相似的走势图引起了某些人的兴趣,再也许是某些结论具有参考价值。演示过半,方生平不意外地发现,阶梯教室里已经有人开始重视自己的演示。

    大家猜的没错。这份ppt所演示的,和方生平所在的分公司大同小异。昨天,当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权限对郝教授泄露公司机密时,他就想到了ppt这个简洁直观的方法。当然,公司名和数据都是经过调整的,仅仅留下走势图,即使有人想拿去做文章,也不好抓他方生平的把柄:“当然,公司发展趋势仅作为抛砖引玉。为了进入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下面请看这十年来的人员流动数据。”

    方生平将投影定格在一份图表上。并解释道:“总经理a1在任十年间,曾任用过两位副总打理公司。副总b1在任六年,各方面能力均衡,带领公司业绩稳步上升。”方生平说完又调出另一份图表:“副总b2在任四年,能力平平但交际手腕高超,经济回暖期间业绩蒸蒸日上,萧条来临仍旧能做到与上一年持平。”解释完闭,方生平看向一众学员:“那么诸位觉得哪位副总的领导能力更强呢?”

    阶梯教室里一片讨论之声。

    这个说:“当然是b2,利润就

    是硬道理!”

    那个说:“选副总嘛!情商高的才能吃得开,如果是我,我也选b2!”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b1有勇有谋,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绝对的将才,我看好b1!”

    当即就有人不同意:“市场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