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短篇:寒州行(一)(第1/3页)  神州纵横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历史:

    苍茫如龙一般蜿蜒的望月岭边缘,建有一座承天接地的雄伟之城,它两面连绵不断的关隘沿着险峻的山岭而建,一眼望不到尽头。

    北月关,这是这座城池的名字。

    生活在北原的人对这座关隘并不会陌生,八百年前衍朝初定时,西岭浩州蛮族铁骑曾凭借马快的优势,化整为零,不出三日寒州全境几乎便被占领,那时间人人自危,都说人族在北原的统治即将灭亡。

    最后是龙将吕天阳凭借月州地势节节抗击,在蛮族倾巢而出之际,让两万水兵从东州宛南港出发,杨帆横渡沧海,越过天堑长风海峡,攻入了蛮族腹地博多尔草原,才缓解衍朝差点灭亡的危机。

    而这也是历史上号称龙将的吕天阳将军统帅的最后一场战役,当时年过半百的他本就是带病出征,奔波劳累之后,回到东州不消三日就与世长辞。即使病入膏肓双目已经失明的情况下,他还是提起笔亲手给元帝陛下上书,就是鼎鼎大名的《病中论》。

    在那道情真意切的上书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为什么蛮族可以这样肆无忌惮的入侵,为什么他们麾下的军士难以抵抗——一是游牧民族天生就是这样的战术,二就是北原地势平坦,大多平原,除了月、寒边界有天险以外,其他的地方对于蛮族来说无异于纵马驰骋博多尔草原,为了今后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定要在月州边界修缮关隘,毕竟攻入了月州,那北原就再无安宁可言。

    就这样,自望月岭这道月州的门户而起,历时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依山建水,终于修建了一条把整个月州边界全部囊括在内的长城,足有四千余里。

    不得不说为这座“抵北长城”设计图纸的人是个绝世天才,他姓景,总结前贤设计时“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重要经验,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他修筑城堡或烽火台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月州境内,汴东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城墙。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

    而月州边境唯一的一处巨大的北月平原,他则在上面修建了雄伟的北月关。

    北月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这附近的城墙是最森严的建制——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防御设施。

    这里是月州少数没有天堑的平原、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长达一百余年的修缮,还有衍朝后来君主的加固,终于被武装起来。它起于抵北长城中部,东连望月岭、西接长门关、背靠北月原、南临肃泉山,连通南北,使得这里浑然不可破。

    可以说蛮族一直无法攻占北原,这道雄关功不可没。

    一.

    老人连饮了三杯水酒。

    铺子里的伙计感觉奇怪,这是老人来这里的第三天,每一日正午准时都在第一张桌子这里落座,只饮三杯水酒,也不要什么小菜,喝完也不留恋,就这样离去。

    这是一家开在北月关外十五里的小酒肆,掌柜起初的目的不过是消磨时间,他上了年纪,手里有些闲钱,就开设了这家。可不成想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四面开阔,不仅能一览雄关轮廓,就连北边的大漠也能尽收眼底,出关入关都有人在此停留。

    “店家,再来一碗酒!”出人意料的,老人出声。

    伙计远远应了一声,心里越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