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竞赛单元,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制作太粗糙了。
三十万的成本,16mm胶片,内容苍白加上画面粗糙,字幕模糊错误百出,如果不是因为电影的立意跟表现手法带着新意,连得前面那两个奖都够呛。
现在的【小武】起码在制作上精良很多,投入的资金差不多五十万,画面清晰,翻译精准,虽然内容稍微苍白了一些,可贾璋柯把风格定为纪录片手法,对相应的节奏也做了调整,比原来历史上的好了很多。
苏浩的表演比王红伟的表演要好,虽然也谈不上演的有多么高深,但在【小武】入围主竞赛单元后,有报纸曾预测苏浩有可能得到最佳男演员,虽然只是一两家报纸。
苏浩是如何知道这事的呢?
这是余力威和苏浩聊天时,余力威鼓励苏浩说的话,原话是:“苏浩,你要在演技方面再努努力了,这次在柏\林就有媒体预测你有可能获得最佳男主角,虽然最后惜败,但足见你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只要再努力一点,你就有可能获得柏\林影帝了。”。
当时余力威说这句话时,顾挣就在一旁,等他听了余力威的话后,也肯定道:“没错,苏浩,真的有媒体预测你有可能获得最佳男主角的,虽然只有两家媒体。”。然后他俩就嬉笑起来。
虽然两人是在开玩笑,打趣苏浩,但从侧面说明苏浩的表演,起码撑起这部电影是没问题的,所以在缺点上并不明显,评委对这部影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贾璋柯在国际影坛一战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
老外把贾璋柯评为是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在国外引起巨大轰动,顺带着这位希望之光所拍的电影也都顺利的卖了出去,让两边的投资人都赚了一笔。
要不怎么都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呢,这个年代国内紧巴巴的拍出一部戏,国外一拿奖什么都回来了,多少地下电影人靠着国外市场活着,汇率有时候是个好东西,毕竟一下子换成人民币就升了n倍嘛。
苏浩来到黄亭子酒吧,贾璋柯还没到,就和老板打了声招呼,坐着等贾璋柯。
黄亭子在电影学院北边一百米,是家酒吧,全称叫黄亭子五十号,因为隔街可见儿童电影制片厂,好找。下午酒吧没什么人,便于说话。
酒吧老板简|宁是诗人,开酒吧也开诗会,常在午夜时分强迫小陈和他下象棋。小陈是调酒师,见我进来总喊浩哥,其实我俩不知道谁大,并让莉莉倒茶。莉莉是服务员,简|宁的远亲,爱看电视,常梳一头小辫,把自己打扮成民国戏中的女子。
第一次来这间酒吧是97年夏天,是和贾璋柯和余力威一起来的,贾璋柯和余力威对这里很熟,经常来和老板成了朋友。
据贾璋柯说他第一次进黄亭子是97年初,他在香|港碰见摄影师余力威,两人打算日后合力拍戏。
当时贾璋柯剧本还没写,余力威已经来了北京。接余力威电话时,余力威在黄亭子里等。进了黄亭子,余力威的桌上已经有了几个空酒瓶。贾璋柯点上一支都宝,这烟别名点儿背。但一切如此幸运,这次见面让他们决定一起去山|西看看,这便有了日后的【小武】。
不一会儿贾璋柯来了,和酒吧的人打过招呼后,就坐了下来,贾璋柯还是那样,一点没有成名后要大干一场,在电影界扬名立万,立山头的精神头。
苏浩道:“贾哥,你来了,恭喜你了,你现在算是一举成名了。”。
贾璋柯拿出烟,递给了苏浩一根,自己点了一根,深吸了一口,道:“谢谢了,要不是你投资、出演,【小武】想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有点难,来哥哥敬你一个。”说完端起酒杯和苏浩碰了一个。
“贾哥,你见外了,只要有你在,没我【小武】照样能得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