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阶段。此时期列国都城形成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属货币大量流通。青铜铸造工艺取得突出发展,出现了分铸法、失蜡法等先进工艺技术。
湖北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证明当时在采矿、配矿、冶炉砌筑及冶炼方面均达较高水平。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推广,青铜制造业才逐渐衰落。
在中国的边远地区,当时还存在着若干具有地方特点的青铜文化。如甘青地区,由于民族杂居,文化复杂多样,有辛店文化、沙井文化与寺洼文化等,其中寺洼文化与西周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北方地区有夏家店上层文化,出土的青铜短剑具有地方特点,还出土带有相当浓厚的中原文化特征的青铜礼器。
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从商周至秦汉,流行着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东南地区的浙江、福建至台湾等地,至西周末期才产生青铜文化,出土的青铜武器等与西周的相同。
两广、四川、云南等地区的青铜文化,既有地方特征,又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总之,各地区的青铜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同时具有本地的特色。此外,中国的青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与周围地区存在接触,如曾与北方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的青铜文化进行过交流,晚期与东南亚青铜文化有过密切联系。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
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在商前期的炼铜遗址中,从可辨认的铸范中,镢范为数不少,虽然青铜的生产工具在早期的随葬物中较少,但我们在出土的商初青铜器中,仍看到生产工具占相当比重,说明在商代的手工业中,青铜工具如斧、锯、凿、锥等已广泛使用,青铜兵器也日益增多,至于青铜农具,虽然奴隶主不会为奴隶们提供,但在当时,还有一部分作为自由民的农民都会拥有,历年出土的青铜农具有锄、铲、等,这说明青铜的大量使用主要还是从事制作工具。
青铜工具在生产中的效用,使青铜冶铸技术日益重要,因而能获得飞速的发展。
在青铜时代,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有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并且汉字也已经发展成熟。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是在红铜冶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铁器和青铜器发明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青铜艺术品,显示了绵延一千五百多年中国青铜器的萌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相对中国如此辉煌的青铜时代欧洲就要相形见绌了。;柴尔德在《英伦三岛的史前聚落》一书中认识到在描述英国前罗马时期的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时采用绝对年代是十分困难的,于是他提议使用’以地层学推导出的文化序列所限定的’时期划分方案。
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序列断代的形式,只是它所涉及的是文化的序列,而不是陶器类型的序列。正如他本人所承认的,这显然是一种退步,但这又是为欧洲晚期史前史提供客观年代系统迈出的一步。
事实上,不仅描述英国;青铜时代很困难,描述整个欧洲的;青铜时代一样困难,因为;青铜时代概念与欧洲历史不相匹配。
实际上并不是说在展览馆里摆上几件来历不明的青铜器物就可以称之为青铜时代。即使发现了铜矿,又有铜范、有青铜制作技术,具备了生产青铜器的条件,也有可以证明的若干考古器物,也很难说那一定是以青铜为标志的一个时代。
在时代划分中,决定一个时代本质特征的要素,必须对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有决定性的影响。界定某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就必须从各类生产工具、各种生活用具,从兵器到到交通工具,从钱币到各种纪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