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也有各个时期的墓地,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通过他们亲身经历和体会的讲述,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还有的学者是从事诸如科技考古等通过其他田野考古之外的其它方法和手段进行考古研究的,这部分是考古学不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区别所在,同样可以使读者领略考古学的博大精深和与其它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体会到考古学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交叉学科。
虽然接受访谈的学者们的研究领域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追求真理,言必有据,绝不故弄玄虚,哗众却宠。在社会浮躁之风盛行的当下,考古学家的这种务实精神是特别值得提倡的。
二是敬业和奉献精神。这些考古学家多数已经从事考古学研究三、四十年,甚至更长,他们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考古事业。考古工作需要到各地去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一年中有大半年出差在外,照顾不了家庭,自己的父母妻儿患病时往往不能陪在身边。田野工作白天八小时在考古发掘现场,晚上回到驻地还要整理发掘记录,撰写发掘日记等,一忙就到了十一、二点,因此,每天工作时间往往达十几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三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田野考古是室外作业,风吹、日晒、雨淋。一个发掘季节下来,白皙的皮肤会晒成;茄子皮色,人会;显老好几岁。春季刮大风,沙土会满身满脸,变成;土人。
夏季骤雨突袭,躲避不及,整个人顷刻变成;落汤鸡。酷暑季节,阳光暴晒,汗流浃背,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近视眼的人眼镜片都被汗水浸湿了。
考古学家们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发掘任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考古成果。业外人士往往只看到一个个引人瞩目的考古发现,殊不知每个发现背后都有着考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都是他们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事实上我内心深处很清楚这套书中收入的考古学家只是中国数以千计的考古学家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可以说是中国考古学人队伍的一个缩影。希望读者们通过阅读这套丛书,能够加深对中国考古学家的了解,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理想,有志向的学者群体,可以说是最接地气,最执着,最坚韧的群体。
他们为研究和复原中华民族的历史,展现祖先创造的辉煌文明儿孜孜以求。希望全社会更加关心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珍贵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考古学习眼界的开阔跟运动员联系赛跑是一个道理,越是跟高水平的对手竞争越是会不断提高成绩,而一直跟低水平的队友练习自己的成绩也就跟着一起下滑和跌落了。所以在乱世出英雄的古老年代通常都是英雄辈出人才辈出,因为有着高规格高强度高要求的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一个厉害的师父甚至可以改变整个时代,最好的例子就是战国时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