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4章 主宫(第1/4页)  无字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心者,君主之官,太阳也,受一阳二阳之供奉,神灵乃现,应物思虑。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精神力别称;太阳,是人体阳气向上升腾的产物,要是人体阳气无力上行,精神力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人体阳气的上行呢?

    那就是;一阳;二阳了。

    ;一阳,又称;少阳,在人体位于中下腹的肝胆一带,人体消化食物的启动能量在此生成;

    ;二阳,又称;阳明,即人体的脾胃消化道,在承接了肝胆的启动能量后,进一步汲取食物中的精华,并将阳气继续向人体上方推升;

    最终,抵达;太阳的所在处——心,精神力由此诞生。没有充实的肝胆脾胃能量作为支撑,人的精神力就会受到影响。精神力,实乃人体最上层的运动方式。

    当然,人的身体很聪明,也有主次之分。当身体阳气有限必须有所取舍的时候,身体会优先把能量用于消化以维持生命的基本特征,这就是大家经常看到年长者精神力不行甚至是痴呆的本质原因。

    中国自古就有;七损八益的说法,对此当代人有着各类解释。我认为关于;七损的正确解释应为:滥用精神力,过度思虑于身外之物,导致精神耗损而伤身,便是七损。

    古人的养生观,是以道家;清静无为为宗旨,与我们熟知的;用则进,不用则废的进化论观点相去甚远。

    还有同样的伤口,在打了麻药的状态下,愈合速度远慢于正常状态下的伤口。归正认为,这是因为疼痛将精神力引导到了伤口,进而加快了伤口的愈合。

    西医学在分析神经系统的时候,会顺带提及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传递营养的功能。其实,西医学或多或少轻视了精神力对肉体的影响,归正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精神在哪里,生命就在哪里。只有精神在肉体里面了,人体的内循环才能够真正畅行无阻,也才能够免于各类疾患,这是古人重视;形神合一的深层原因。

    精神力的产生是人体阳气向上升腾的结果。然而,人体毕竟有个范围,当阳气向上升腾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产生液化,并最终调转升腾之势改为向下沉积,就如大地之气向天升腾,终会化云成雨,润泽坤土。

    正统中医认为,人体阳气液化之后将下行沉积于肾。如果作为阳气的精神力过分地损耗了,就会影响到肾所能获得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不厌其烦地教导后人;使七不躁,虚明则太极生液的道理了,精神活动,从来就是贵静而忌躁的。清静无为的精神状态,对人体健康最是关键。

    当然,这里的静,常人只要能够尽量减少精神力的耗损,将有限的精神力放在自己身上,就很不容易了。

    但是我刚才也说了我对精神力的相信和理解更多的归功于意志力和正义感,无论如何哪怕只是为了我的母亲我也会做一个正直正义的人。

    有这么一本书,叫做《古代世界的社会正义》,其中有一章专门讲中国的,其导言是;作为道德的正义,意思是说,传统中国的正义以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导言如下:

    ;中国社会哲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它明显缺少一个我们可以轻易翻译为‘正义’的词。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整个哲学传统以世俗此岸为特征,把社会秩序或良好社会当做至高意旨,从根本上说,不就是在不懈地追求我们所谓的‘社会正义’吗?几乎所有与正义或社会正义问题有关的讨论都可以从中国关于政治或社会秩序的道德哲学的表述中找到。

    这段哲学化拗口的叙述的意思是:古代中国直接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