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货贝(第2/3页)  无字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平原,开始渔猎生活,并捡拾野蚕抽丝。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所生的后代就是古蜀王国的开山鼻祖——蚕丛。蚕丛的家系为支庶,被分封到蜀地作侯伯。据说,他巡行郊野时常着青衣,因此被人们呼为青衣神。

    蚕丛之前的古蜀人以牧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兼营狩猎和养殖。蚕丛见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江边的坝子很适宜桑叶生长,于是到处劝农种桑养蚕。

    他带领族人继续向东南方向迁徙,经过今茂县与汶川之间的茂汶盆地后,逐渐发展农耕。

    夏商之际,第三代蜀王鱼凫成为国王,蜀人再次东迁,从茂汶盆地东南而下经过成都平原北端进入广汉平原。

    这时的古蜀王国已经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鱼凫是这个奴隶制政权的第一位统治者。

    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辞中,出现了"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的记载。可见,当时商朝与古蜀国之间曾经爆发多次战争,因此商王才会进行占卜,向上天询问吉凶、对策。

    这说明古蜀国在商代以前就成立了,否则不可能打仗,更不能强大。因此,在夏代或之前就有古蜀国。

    鱼凫执政的时期,正是商王朝接近灭亡的时候。因为与商朝不合,古蜀国参加了周武王讨伐纣王的会盟,在伐纣的洪流中勇往直前。

    古书《尚书》记载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据说,古蜀国军队出战时,都是载歌载舞,用悠长宛转的嚎叫增添军威,用请神明附体的舞蹈仪式来增添勇气。这嚎叫与怪异的舞蹈,无疑也是对敌人的一种威慑,这就是三星堆那些怪异面具的来历。

    到了春秋初期,王位从鱼凫家族传到了望帝杜宇手中。

    传说,杜宇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成了蜀国的国王,被尊称为望帝。望帝觉得鳖灵是个难得的人才,任命他为蜀国的宰相。

    不久,一场大洪水爆发了。老百姓深受其害,蜀国人口锐减了一大半。鳖灵受望帝的委任,接受治理洪水的任务,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这样水流就从蜀国流到长江,使水患得到了根除。

    杜宇十分感激,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因此成了新的古蜀王,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

    然而,鳖灵统治下的古蜀国在鳖灵的子孙手中很快就灭亡了,古蜀国从此消失。望帝杜宇悲伤而死,死后化为杜鹃,整日在林中哀啼。于是,有了"望帝君心托杜鹃"的凄美词句。

    1929年的春天,沉睡几千年的三星堆文明被唤醒,发掘出了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经考证,属于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按照规模来看,三星堆曾经是古蜀国的都城。历史上,成都叫禹都,是为纪念大禹。秦代李冰建设都江堰,学习了大禹、鳖灵的方法,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存留的历史证据。

    三星堆所用金、铜、锡、玉石、陶土,主要来自四川龙门山、阿坝,安宁河谷、攀西大裂谷。

    古代四川有天然铜、锡金属,可以方便制造青铜器。

    制造技术力量来自亚洲各地,主要是河南二里头。人像采用了巫术、巫师的艺术夸张,并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