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0章 怪梦之源(第2/3页)  无字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代典籍中,亦多有反梦之记载,成语中亦有黄粱美梦的典故,唐·沈既济《枕中记》,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时,蒸的黄粱米饭尚未熟,只落得一场空。可见反梦在人的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籍梦也就是托梦,此类梦在古代书籍中也有不少记载。

    人们认为神灵或祖先会通过梦来向我们预告吉凶祸福。寄梦就是甲的吉凶祸福在乙的梦中出现,乙的吉凶祸福在甲的梦中出现,或者异地感应做同样的梦。寄梦是由于人们之间的感应而形成的梦。转梦转梦是指梦的内容多变,飘忽不定。

    病梦病梦是人体病变的梦兆,从中医角度来讲,是由于人体的阴阳五行失调而造成的梦。鬼梦即噩梦,梦境可怕恐怖的梦。鬼梦多是由于睡觉姿势不正确,或由于身体的某些病变而造成的梦。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周公解梦中的周公到底是谁,首先他的名字不可能就叫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

    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

    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

    到了春秋时期,大儒孔子非常崇尚周公的为政,他从小就学习西周流传下来的六艺知识,掌握了西周的黄章制度,他对西周的政治制度非常尊崇,认为西周社会是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周公也成为他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以致于常常梦到周公。

    后来孔子从政于鲁国,他决心恢复西周的制度,旅行仁政,建立西周式的国家。可是他的主张遭到了当政权贵的竭力反对,最后,他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结果处处碰壁,只好又回到鲁国,此时他已年迈体衰,叹息道: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来表示缅怀先贤,宋代苏轼的《周公庙》就用了这个典故:;吾今那复梦周公,尚春秋来过故宫。

    我从未梦见什么周公,我的梦似乎跟周易关系也不大,我的梦更像是围绕着我突然消失的母亲展开。

    起初我以为是因为自己对于母亲的过度思念,因为母亲是我生活中最大也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她突然不在了我下意识里要寻找一个代替者,可身边根本没有,那么就转变成了梦境。

    但是奇怪的是我的梦里从未梦到目前的正脸,不是背影就是双脚,连那双水晶葡萄一样好看的眼睛都看不到了,梦里我永远在身后追着匆匆离开的母亲,她好像根本不想见我根本不想回家根本不想要我。

    我一直追啊追,一直追到自己被惊醒被吓醒,一直追一直不放弃,一直努力的想要追上,一直都追不上,一直想要看见母亲的脸母亲的眼一直想要拉住母亲的手抱住母亲的脚。

    结果距离最近的一次唾手可得,好像只有一个手指头的距离,结果还是够不到。

    梦里的我从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