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三个太后一台戏(第1/2页)  华庭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圣启三年冬,皇帝驾崩,太子公孙宇皓继承大统,遵圣启先帝遗诏,行易月之制,斩衰二十七日而释服,其他四服以此类推,天下官员百姓惕吊三日便可释服。

    新皇在摄政大臣们的齐心辅助下,顺利举行登基大典。

    尊生母易佳琬为恭淑皇太后,尊周婧为娴德皇太后,来年改年号为天德。

    遵先帝遗诏,因新皇尚年幼,由左相易伟豪、右相周玮、御麟侯华宇琪共同担任摄政大臣(摄政权包括兵权:除皇都部队以外的其他军队,左右相和御麟侯都有权调动,但有一个原则——必须至少两人批准,统一通过军政院下达命令),齐心协力辅佐皇帝至十六岁,再还政于帝,而太后不得临朝,不得干政。

    各地官员及王爷匆匆赶来裕京吊丧,各国前来吊丧的使臣也陆陆续续抵达。

    相较于几年前正元先帝驾崩时公孙宇哲的表现,如今十一岁的公孙宇皓确实要有出息得多。

    各项事宜在摄政大臣们的主理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公孙宇皓按照他们的建议和安排,规规矩矩照做便是。

    登基大典一结束,各方人马就该就位了,头疼的事随之而来。

    公孙宇皓一登基,实际上同时存在三位皇太后——正元帝留下的淑德皇太后秦妍,圣启帝留下的娴德皇太后周婧,天德帝生母恭淑皇太后易佳琬。这在大姜历史上非常罕见,而且因为圣启帝和天德帝是平辈儿,秦妍又不能被尊为太皇太后,享受太皇太后的待遇。

    有三位皇太后,却只有一个安置皇太后的福寿宫,让三位太后挤在一个宫里,显然不合适,但究竟谁该入主呢?

    圣启帝时倒是简单,福寿宫由秦太后居住,可现在就让人头疼了。

    虽然按照位份和辈分来讲,秦妍是正元先帝的皇后,圣启先帝和天德帝都尊她一声母后,理应入住福寿宫,可她家外戚早已没落,在朝堂中没什么倚靠,深知自己要是入住福寿宫会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早早便向新皇提出了前往行宫怡安园居住的要求,虽然不大合适,但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了,皇帝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接受了这个提议,并且要求慎礼阁和内侍府务必安排妥当,万不可怠慢了秦太后。

    而关于剩下的周太后和易太后谁该入住福寿宫这事,周婧一党和易佳琬及其支持者,早在登基大典之前就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只是不能因为此事耽搁了新皇登基,所以大家一边让新皇先举行登基大典,一边再慢慢想办法。

    2

    周婧本就不是个善茬,而且其后盾势力格外强大,支持她的人都说周后乃圣启先帝嫡皇后,理应入住福寿宫。

    有意思的是,左相易伟豪本来跟易佳琬生父易伟宗很是不对付,但因为其一党跟周太后一党更加水火不容,加之他也跟易佳琬有些亲缘关系,所以竟然自动站到了易佳琬一边,跟周太后对着干起来,非说易佳琬是新皇生母,而且辈分比周婧高,理应列尊位入住福寿宫。

    连慎礼阁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在内部分成了两派互相争辩不休。

    两拨人如此争论良久也没个结果,只是僵持不下。

    华宇琪真是被这些破事搅得脑仁儿疼,两边的人都缠着他表态,皇帝也征求他的意见,他也只是说,按照礼制,秦太后最应该入住福寿宫,因为她是正元先帝的皇后,圣启先帝和天德帝都尊她一声母后,可如今她自愿搬到怡安园,这剩下的两位太后,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再后来便避而不谈了。

    可笑的是,因为最尊贵的两位太后谁入住福寿宫的事情一直没掰扯清楚,新帝登基已近十日,圣启帝留下的那些后宫嫔妃也没敢往甘露宫挪,幸好新帝尚年幼,不曾有后妃,要不然就更麻烦了,但事情一直这样悬着也不是个办法,众人实在是焦头烂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