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清早我就醒了,强大的行为惯性提醒我要开始训练了。
条件不允许,我只好起来退房,寻思着要去神农公园附近找个住所,这样搞训练就方便了。
一路跑的进入公园,一套军体拳下来,神清气爽。
书法没条件,还是先去嗦粉吧。想必等我吃完早餐她们也应该到了。
等我来到名扬,门已经开了。熟练地来到排练室,嘈嘈切切的琵琶声如滴水般极速而来。
这应该就是经典的琵琶曲《十面埋伏》了,前世在很多电视节目中都看到过表演。
一阵急切的拨弦之后,仿佛战场都恢复了平静。
“这首《十面埋伏》的节奏和手法你都没什么大问题了,不过系列处还有待加强。比如说第一段的列营,塔是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烈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手法应当忽而快,忽而慢;忽而强,忽而弱,层层递进……”
“阿姨,梅梅新年好。”
“成功来了,新年好!吃早餐了没?那边桌子上有包子。”
“阿姨不用了,我在下面吃过粉了。”
“那就好,你先休息一下,我跟梅梅做下早课,马上就好了。包子的旁边有个,你先听下。”
“好的,你们先忙。”
想必里边就是《凉凉》的编曲了,我到想看看这首曲子被编成什么样了。
进场使用的是笛声加钢琴的组合,原版的是电音加钢琴。在这个地方的意境就有了根本性的不同。如果说原版是婉约派那新版就是豪放派了。这两种编曲方式要我说也说不上那种更好,只能说电音加钢琴会更加偏流行一点。
前奏之后,使用了古筝代替了人声,电音消失,依旧是钢琴掌控节奏,期间还加入了三角铁,副歌部分笛子重新出现。
这个倒是跟原版区别不大,古筝代替人声之后我感觉还更加有意境了。
一阵笛声加钢琴的间奏之后,第二段开始加入了鼓声,使情绪更容易散发出来,曲子也得到了升华。
这两种编曲方式以我这点专业水平也说不出哪种更好。反复听了多次后,从一个普通听众来说,我会选择新版。原版总给我一种女人自怨自艾的感觉,新版就豪放多了。
阿姨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我身边,用带着点骄傲和自豪的语气开玩笑式的问:“怎么样?你这个原曲作者可还满意?”
我下巴掉地上了!说好的教授呢?说好的高大上呢?原来你是这样的阿姨!
“好,非常好!”
我还能怎么说?只能配合你演出咯!
可是我的回答显然没有戳到她的爽点,不能让她满意。
“那你说说哪里好了?”
就我这半吊子的水平,您老就放过我行不行?我只能实话实话了。
“对于编曲我不太懂,只能从整首曲子的意境来讲讲自己的感受。前奏的笛声直接就把人引入了整首曲子的哀思之中,在副歌部分把这种感情推到了极限,非常豪放,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但是我认为这可能更适合男性听,女性会很难引入共鸣。我提供一种思路,你看能不能行。前奏使用电音合成的当时,使笛声部分更加细腻化,给人种思而不哀的感觉,慢慢的引导听众进入歌曲的意境,在副歌部分也弱化,使歌曲哀而不破,这样会不会更加合适?”
既然你想考考我,那我就惊掉你的下巴。反正我听过原版,谁怕谁啊?看着她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心里美滋滋。
“你说的听起来很不错,回头我让老曾在重新制作一版试试。因为这次音乐节是不插电的,又是现场表演,所以编曲方向就豪放了点。”
刚好张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