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 夫唱妇随(第4/5页)  富一代富二代富三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儿子”。

    在争取客户时,高临峡提供了专业的技术资料和精致的产品样品,并能根据客户的要求随时调整设计,加上萍蘅能说会道,争抢到了许多客户。

    那些年,高临峡和萍蘅的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生意蒸蒸日上。

    那些年,由于开工厂的少,竞争不激烈,且处于经济上行期,算是卖方市场,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生意好做,不像现在,卖家比买家还多,生意难做得很。

    加上高临峡、萍蘅的精明能干,工厂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长,又开了几个分厂,后来在南方也悄悄地开了厂,虽然规模比麻总的厂子小很多,但也和麻总展开了正面竞争。

    萍蘅不满足于内地市场,还开拓了海外市场,开始向海外大公司供货。

    一个海外公司负责采购的经理问萍蘅:“你和麻总等其他工厂都是加工配件的,你们的配件有什么优势?”

    萍蘅说:“我厂的配件价格上比麻总他们的略高一些,但我厂的产品工艺好,精度高,返修的少。”

    他想了一下,又验了萍蘅的货,产品的工艺和精度是比麻总等的稍好一点儿。

    萍蘅为抗衡麻总,还策略性地说:“您如果像以前一样只用麻总的货,时间长了会形成依赖,反而会受制于麻总,你们同时也用了我们的货,这样你们会多个先择,主动权更大。”

    对方听萍蘅说得有道理,就订了萍蘅的货。

    由于高临峡、萍蘅他们厂子的规模比麻总的要小得多,他们那些年,一直被麻总压制。

    麻总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常常以低价的方式抢占市场,压制同行,同行们都反感这种低价式战法,但客户们就认这一套,谁价格低就买谁的。

    萍总带团队抢占市场时,有几次就因为麻总产品价格略低一些,而被迫出局。

    而且麻总在用低价方式压制小厂时,还时不时吞并几个因受价格压制而撑不住的小公司,萍蘅的公司也在麻总的吞并名单之中。

    由于高临峡那时有些保守,不重视消费潮流,往往比麻总慢半拍。

    麻总紧跟市场,反应快,资金雄厚,生产线更新得快,在争取客户、抢占市场的商战中常常一马当先。

    而高临峡保守一些,担心跑太快了跑错了路,万一新上条生产线,但这个产品如果没有流行,没有打开市场,那么这条生产线就作废了,会浪费很多钱,而且高临峡的资金远没有麻总的雄厚,因而做不到紧跟潮流,错过了不少机会。

    为此,萍蘅和高临峡发生过多次争吵,多数情况下萍蘅的判断都正确,因而萍蘅在厂里威信比高临峡要高一些,高临峡表面上对萍蘅很客气,但心里逐渐对强势的老婆开始反感。

    反应慢,实力弱,高临峡的朦翔公司有一段儿时间一直被麻总压着打。

    当彩色电视刚开始流行,麻总就开始生产彩色电视配件,而高临峡那边还在生产黑白电视配件,当平板电视刚开始流行,麻总就开始生产平板电视配件,而高临峡那边还在生产“大屁股”电视配件。

    由于麻总反应快,新生产线上马快,能快速获得客户和占领市场,等在萍蘅的催促下,高临峡上马新生产线时,市场已经被抢占了很多,萍蘅再带领团队从别人的手里抢客户,难度大多了,为此萍蘅和高临峡大吵过几次,甚至分居过几次。因为经营理念不同,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裂痕。

    高临峡还曾花巨款囤过一次货,但卖得很差,赔了很多钱,差点倒闭。

    差点倒闭

    那次囤货危机,让朦翔公司损失很大,也让高临峡的威信一落千丈,是高临峡犯的严重错误。

    那次高临峡自作主张,花巨资购买了一批落后产品,本希望靠低价处理挣一笔钱,但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