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五章 竞争大(第1/2页)  重生八零:拐个军少奔小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云菲心里又有了新的计划,本来是想大学毕业后,再用心把那间的淑娟服装店装修一下,现在看来不得不提前做准备了。

    同行业竞争大,这也是件好事,可以促进大家都积极想办法做的更好。

    宋云菲记得,刚开始主张妈妈段淑娟离婚,自己另过的时候,满大街还没有这样的个人开的服装店,那时候很多人还兴去供销社,买喜欢的布料,自己来做简单的粗布衣服。

    租住的这条街上除了两家简单的包子铺,一间粮油铺,还有两家供销社,其他都是住人的庭院。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慢慢的这条街才旺起来。这才两年多的时间,这条街上的临街住处,几乎都打开门做起了生意。

    早餐店又多开了两间,不只是卖简单的馒头包子,还加上了豆浆,油条,和各种粥类,来吃早餐的人也比以前多了。

    百货店也有好几间,大都是卖些油盐酱醋茶之类,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用的东西。

    卖衣服的服装店也开了两间,都离的不远。有一间是拿货单纯的卖,宋云菲去看过,衣服的质量和款式都不咋地,估计老板也是个不懂行的主儿。

    另一间服装店,据说开店的老板,也是另一家服装厂下岗的女工,也帮别人量身定做衣服。听别人说过,衣服不便宜,做工也并不细致,生意并不怎么样。

    而且这条街上的铺子店面,大部分还是原来老式的木头门窗,看上去老土又遮光线,白天走进店里,暗摸摸的光线也不强。

    宋云菲想着王明那间服装店,跟这边隔着两条街,距离并不近,并不是说担心竞争生意,只是自己要向人家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宋云菲听到听唐晶晶自豪的说过,她的王明哥哥走南闯北,到过很多地方,认识很多人,生意做得也大。

    宋云菲想来想去就明白了这一点,再高的文化,头脑不灵活也用不上。老话说的一点儿都没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死板的,头脑灵活才更有用。

    就像那个王明,看上去就不一般,是个见多识广的人。

    宋云菲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自己这边的服装店,的确是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

    她心里完全明白,做生意就要抢占先机,不能跟风,等大家都按照同样的模式经营了,那到时赚钱的机会和利润分成就少了。

    宋云菲中午才转回去店里,看到妈妈段淑娟刚送走了一个客人,脸上已经笑成了一朵花,看来是卖了衣服,关系又拉拢的好。

    段淑娟看到女儿回来了,高兴的接着她:“回来了,快进去喝杯水,你方叔叔从老家带来的蜂蜜水,润喉又解渴。”

    “好,妈你也进来,我有事儿跟你商量。”宋云菲放下自行车,就拉着妈妈段淑娟的手来到厅里。

    两个人坐下,段淑娟看到宋云菲坐着,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有重要的大事儿商量。

    “妈,我觉得我们还是尽快筹备店里装修的事儿。”宋云菲直接跟妈妈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怎么那么快?不是说好等你毕业之后合适吗?再说现在就这样开着,都是老顾客了,人家也不挑啥环境,衣服卖的都挺好,这笔刚还卖了一件外套,一百三十八块钱呢。”

    段淑娟跟宋云菲讲着道理,在她的思想里,稳稳当当的最好,尽量减少没必要的花销,她感觉生意做得还算顺利,没必要瞎折腾,费钱有费力的。

    段淑娟看到宋云菲还在思考着什么,就接着说:“你看,现在店里的衣服照常卖着,基本都是些老顾客,常来常往的,再有就是公司那边,请了经理和工人,也都干的尽心尽力,每个月除了开支花费,稳稳当当的能赚一万呢,很多人还在奔万元户,我们家算是早就起了带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