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6、尚杭(第2/3页)  明末巨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方略,关于此事的公文,应该最近就会送到你的手里。你有什么异议,可以呈文给巡抚衙门,看看巡抚大人会不会改变主意。”

    尽管李知县恨得牙根发痒,但是面对“巡抚大人”四个字,他一下子就萎了,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对熊文灿制定的方略指手画脚。

    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心情,李知县问道:“不知巡抚大人准备安排多少灾民前来尚杭?”

    马丁笑眯眯地答道:“不多,也就两千人左右。”

    李知县闻言几乎一口老血喷出来,两千人还不多?我从哪儿才能抠出一大笔钱来安顿这些人?他急忙用求情的语气说道:“马大人,你进城一路走来,应该也看见尚杭城是何光景,这一下子安排两千人过来,也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马丁脸色一正,道:“李大人,说句不好听的话,上头将这事交到我手里,让我来告知李大人,仅此而已。此事本来跟我毫不相干,我此番前来贵地,主要是为了到汀州府采买粮食,以期缓解南安城的饥荒,谁知临行前甘知县叫我一定要将此事说与李大人知晓,以免事到临头仓促行事。不过诚如李大人所言,我看这尚杭城确实凋敝,想要接纳两千灾民,恐怕力有不逮。“

    李知县听了这贴心贴肺的话,看着马丁感觉顺眼多了,连声附和道:“马大人是明白人,可否体谅本官的难处,将此情况上报巡抚衙门,于别处安置灾民?”

    马丁叹了口气,摇摇头道:“巡抚大人发话,谁人敢说个不字?下官人微言轻,李大人莫要再提这事。”

    李知县想想也是,自己尚且不敢开口,何况比自己品级更低的县丞?

    马丁看看对方满面愁容,接着说道:“不过,尚杭县帮忙解决了南安县的燃眉之急,我觉得不能让李大人吃亏太甚。不如这样,我听说城北二十多里之外,有一座紫金山,我可以帮李大人在那里寻一块地,用来安置灾民,让他们在那里开荒种地,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李知县大摇其头,道:“那里荒无人烟,灾民若是在紫金山落脚,单是安顿下来就极为耗时,开荒还要花去不少时间,建房搭舍更非三两天能够完工,这算下来没有半个多月打不住,就算开始种地,离收成还有几个月时间,这期间全部得由县里供养,说实话,本县绝对负担不起。”

    见李知县逐渐上套,马丁心下窃喜,故作仗义执言之态:“李大人为我们甘大人分忧,我们岂能坐视?这样吧,待灾民抵达尚杭,李大人尽力而为,譬如农具、粮种、耕牛以及建房所需的一些材料就由贵县提供,至于他们日常所需的口粮,就全部由南安县出钱采买。”

    这两千人几个月的口粮,是一笔大项支出,甚至可以说灾民迁徙工作中最大的一笔开支,如果南安县承担了这笔费用,对于尚杭县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见马县丞这个冤大头居然许下这样的承诺,李知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话当真?”

    李知县跟南安甘知县在一同考中进士后,接触过几次,深知以甘宫那铁公鸡的性子,很难想象他会答应掏一大笔银子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即便马县丞答应了,可是甘宫不认账的话,也无法可想。

    马丁当场确认:“甘大人对我言听计从,一定会同意此事。李大人尽管放心。”

    有了马丁的承诺,李知县的心情敞亮了许多,当即答应将整座紫金山周边的荒地,划归南安灾民定居。

    李知县特意留马丁在衙门里吃过午饭,马丁说事不宜迟,马上要去紫金山那边看看情况,二人方才依依惜别。

    不过马丁离开花厅后,并没有走出县衙门,而是转身进了前院公堂边上的主簿办公房里。

    县衙之内,按权力划分,县令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接下来是县丞,排在顺位第三的就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