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三姨张映秀(第1/4页)  重生之花月正春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了初中时代,时间仿佛真的变的慢一些。从霜觉得,哪怕自己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完全不像二十五岁之后,时间仿佛被浓缩了一般,昨天还是25岁,今天就已经是26岁了,一不小心,就已经三十岁了。

    现在的时间,一天24小时,才有24小时的长度。或许,正是因为年少,人年少的时候,总盼着时间过的快一些,再快一些,早点长大,可以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所以时间才显得漫长。然而一但成年,时间却如朱自清先生说的,仿佛在洗手之间,完全没有注意的时候,大把的光阴就流逝掉了。

    从霜觉得现在的时间每分钟都足足有六十秒,却并不觉得太漫长。她只怕时间不够用,所以一点也不敢浪费。但她远在广东打工的三姨,却和她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张映秀离家来广东打工,才两个月了,却已经很想家了。她很挂记她家中的四个孩子,特别是老四,下个月才满一岁。

    十月十七号这天中午下班的时候,张映秀和老乡黄春燕一起去食堂吃饭,看到食堂外的黑板上写着今日信件里有自己的名字,当下让老乡帮忙打饭,迫不急待地跑去门卫室拿自己的信了。

    她之前寄了两封信,一封是寄回四川娘家,一封是寄回湖南怀化自己家。家里的回信前两天就到了,这封信,应该就是娘家来的了。和她一样,不先去吃饭,跑来拿信的人有好几个,大家都满脸喜色,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收到来信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

    果然,一拿到信,看到地址上的四川二字,证实了她的推测。不过细看才发现,寄信地址不是写的茶花村一组,而是天云镇中学初一四班,张映秀立刻想到了自己大姐的女儿,现在应该是上初中了。

    她把信揣进厂服的衣兜里,工厂的厂服是深蓝色的,耐脏,两个衣兜做的像口袋那么大,要说样式,肯定不怎么好看,但统一穿厂服有个好处,不用担心别人嫌自己穿的差。张映秀是有儿有女的妇女了,当然不怎么讲究打扮,只要干净整洁就好。但工厂里做工的,有不少是没有结婚的小妹仔,要是哪天晚上不用加班,这些小妹仔洗过澡,就都会换上自己的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和同乡的小姐妹一起去镇上逛。塘夏镇虽然是一个镇,但镇上比张映秀夫家所在的辰溪县还繁华。她们上班的工厂,离镇上走路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只要不加班,厂里很多年轻女孩子都愿意走路去镇上逛街。张映秀刚来,和老乡黄春燕一起去过一次,去买了些生活用口,后来就没有再去了。一来她没什么要买的,二来,去了,多少总会花一点钱,她不想花钱,所以一般都不出厂区,如果厂里不加班,她就在宿舍或是宿舍楼下的小花园打毛线,给家里的孩子织毛衣。如果真的需要买点日用品,也是和黄春燕去厂子所在的这个村的集市。这个村上的集市,比她老公家所在的那个镇还要繁华。

    厂里有规定,吃饭必须在饭厅吃。厂里的员工饭厅在生产车间大楼的顶层,五楼,大家打好饭,都端着饭爬楼上去。张映秀拿了秀过来食堂,就看到黄春燕一手端着一个大饭盒,站在楼梯口等她。

    “春燕”,张映秀小跑过来,端过自己的饭盒:“走吧。”

    “你家里不是才来过信吗?”黄春燕问。

    张映秀:“我娘家来的信。”

    黄春燕:“你娘家人真有心。我都出来打工两年多了,我娘家人就从来没有给我写过信。”

    张映秀:“我和你不同嘛。我老家在四川,你过年回去,都可以去看他们。我上一次回家,还是几年前,我父亲过世前。我嫁这么远,平时只有通过写信来联系。”

    黄春燕点头:“这倒也是。不过,你娘家人还是记挂你,隔这么远,也没有断了联系。”

    张映秀:“哪有会和儿女真的断了联系的父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