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找到父亲(第1/3页)  重生之花月正春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午吃饭的时候,从霜和何芳打了饭,端着饭盒,靠在教学楼底楼外的乒乓球台上吃饭,从霜和何芳说了自己想请假的事。

    何芳说:“今天不是27号吗,逢集,赶紧吃了饭,我陪你到街上找找,看能不能碰到你们生产队的人,找人帮你把信带回去,交给你父母,不就行了,要是没找到人,再找林老师请假也不迟啊。”

    从霜:“也是哦。现在过了夏时令,不再检查午睡了,那我们动作快点,12点半就关校门了,迟了就出不去了。”

    天云中学是实行夏时令和冬时令作息的,每年五月一号到十月一号,就执行夏时令的作息,每天中午都要住校生必需呆在宿舍午睡,管理住宿的老师还会抽查,以防学生没有回宿舍睡觉。而现在执行的是冬时令,中午的休息时间,学校是不会管学生怎么安排的,但校门会在12点半之后关闭,到一点钟之后才开。为什么这个半小时的要关门,从霜她们也不清楚,反正学校这样规定,学生好像习惯性地接受了,也没有人去问。

    何芳:“放心吧。我们哪次吃饭,能吃得了三十分钟,十五分钟都要不了。”

    话虽这样说,何芳和从霜也不再聊天了,专心致致地吃饭。吃完去刷完时,洗碗的人很少,两人也不用排队,接了些热水,冲掉碗上的油,才去用冷水清洗。

    从霜和何芳走出校门的时候,学校门口的时钟显示,才12点20分。何芳挽着从霜胳膊,笑着说:“看吧,我说吃饭要不了多少时间吧。”

    “是。”从霜:“你是神算子。”

    何芳:“我这叫有时间观念。”

    两个人说说笑笑,从校门外的那个长斜坡上下来,就到了镇上。挨着学校的这条街,名叫水巷子,街道很短,两边都是住宅,没有商铺,过了水巷子,就是岔路,从霜提议走玉双桥这条路,过了玉双桥,便是半边街,半边街是天云镇最古老的街,街道是石板铺成的,路的两边,很多农民会在这摆摊,也是镇上卖叶子烟和菜刀、猪草刀的一条街。从霜的父亲抽的叶子烟,都是在这条街上买的,她本着碰碰运气,兴许她父亲今天也来赶集了也不一定。

    不过从霜一开始并没有碰见自己的父亲。她在半边街的街口处遇到了与她二叔家只有一块菜园地相隔的邻居,按照辈份,她管这位五十来岁的大叔叫家公,这位大叔姓张,和从霜的外公同辈份,从霜先看见他,主动打的招呼:“三家公,您来买烟哇?”

    张显贵背着一个花眼竹篾背筐,正弯着腰选烟,听着声音熟悉,抬起头来,看见是从霜,笑着说:“是啊。你们今天不读书吗?”

    从霜:“要读,现在中午休息时间。今天赶集,不知道我家里有没有人来赶集,我同学陪我到镇上来,碰碰运气。”

    张显贵:“来了,你爸爸来赶集了。我刚才在清风桥碰到他,你快点过去,他应该还在那条街上。我才过来几分钟。”

    “谢谢三家公。”从霜:“那我先去找人了。”

    张显贵:“你快去。”

    从霜听张显贵说是在清风桥碰到自己的父亲,猜自己父亲可能是在邮局去帮外婆取三姨寄来的钱,对何芳说:“我们走快点。”

    “走吧。”

    虽然十二点多了,街上的人还是很多。毕竟来镇上赶集的农民,大多数人家里离镇上很远,可能十点钟了才走到镇上。从霜和何芳没有在挽着手走路,街道上人多,街道又窄,太不方便,两个人分开走,反而好走些。

    不过走到清风桥的时候,从霜就想到即便三姨寄了钱给外婆,应该也不会那么快就到了。邮局汇钱,普通邮寄,汇钱的速度和平信差不多。也许是父亲来给三姨回电报也不一定。

    从霜和何芳先去了邮局,并没有碰到从霜的父亲。两个人又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