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方觉的外公家(第1/3页)  重生之花月正春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见还有两分钟就到第三节晚自习的下课时间,方觉不想等下遇着下课高峰期人多,从书桌里拿出雨伞,跟从霜说:“我先走了,改天再聊。”

    从霜挥了挥手,像赶苍蝇似的,说:“快走吧。”

    方觉下了楼,发现没有下雨。当然,天气预报只能预估个大概,时常都不准,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从学校走回外公家,方觉走的快,也要十二三分钟,毕竟再说天云镇不发达,但始终是个老的工矿小镇,还是会比普通的小镇大一些。其实镇上的街道只到玉沟桥桥头前,玉沟桥是秦家村的地盘,即便过了玉沟桥,东西两侧,都有一些镇上居民的房屋,也并没有直接划规镇上管理,所以方觉一直以为自己外公外婆家属于农村,并没有错。

    方觉外公家在山脚下,准确地来说,是座落在半山腰上。这是一条连绵起伏但山势并不高的小山脉,因为这一片山都属于秦家村的管理地界,这一片山也叫秦家山。究竟是先有秦家山,后来居住在这些山中的人家形成的村落,才叫秦家村,还是先有秦家村,久而久之,人们管这片山叫秦家人,恐怕已经没有人知道了。玉沟桥本身桥面很高,架于山腰中部,临着镇上的这一面山,以玉沟桥为水平线,沿着山腰的这个高度,是一条几年前才修建起来的公路,比公路地势低的山坡上,只有村民的庄稼地,并无人家居住。

    方觉快走到玉沟桥上,突然有雨水打在他的头上,他伸手一摸,只有一点点水,初冬的雨,并不大,估计他回到家了,也未必下起来。

    过了玉沟桥,路灯就没有那么亮了,公路上的路灯间距很远,而且只是靠着山的这一方才有,方觉作为男生,每天晚自习放学,都是独自回家,并不会觉得害怕。这一带农村的孩子读中学,都是走读,女孩子大多会结伴回家。

    方觉的外公家,离公路有一百米远的样子,从公路上去,有一条石板的小路,小路两边都有人家,两边的屋子虽然不完全对称,但都是朝向小路的。这些人家的屋子前都有一小块菜地,四季都种着蔬菜,甚至会有人家种一两行甘蔗。小路是两边的人家自己清扫的,并没有规定谁家哪天值日,但却常年都很干净。道路上的石板已经在岁月中被人走得很光滑了。小路上没有安装路灯,但并不暗,两侧居民房屋里透出来的灯光,会有一些能照到路上。

    夜深人静,虽然隐约可以听到有些人家放电视的声音,也不会影响这种安静。方觉外公家的院子,进出有一扇很旧的小木门,此时半掩着,方觉进门后,才将门关上,扣上门拴。

    外公家的小黑已经熟悉方觉的脚步声,听见他回来,只从狗窝里抬头看了一眼,便又趴回去了。

    堂屋里的灯亮着,近了院子,便听进一点点声音。方觉拿着伞,直接去了堂屋。

    方觉的外公朱孝军坐在木椅子上,外婆秦红梅和他的母亲朱文英坐在三人位的沙发上,正在看电视。

    听见开门声,齐齐回头。秦红梅笑着说:“方觉回来了。”

    方觉点了下头:“外婆,外公。”

    朱文英已经起身走过来,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方觉在沙发上坐下来,把伞放到茶几上:“想喝点热汤。”

    秦红梅:“就是,现在这天气,早晚冷起来了。喝点热汤,暖和暖和。家里还有醪糟和汤圆,给你煮一碗?”

    方觉:“我不想吃芝麻馅的汤圆,太甜了。”

    朱文英:“家里还有小汤圆,没有馅,煮小汤圆吧。”

    方觉:“也行。少放点汤圆,我只想喝点汤,不怎么饿。”

    朱文英和秦红梅都去厨房给方觉煮汤圆了,方觉问:“外公,您看电视不要坐久了,隔一会儿就起来走动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