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青花砖瓦市场(第1/3页)  重生之花月正春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一大早,顾远明就去请杨老四到他们家来吃早饭,去到杨老四家,杨老四还没起床,他的老婆胡桃正在灶上切菜,大儿子杨小明在灶下烧火,胡桃赶忙出来招呼顾远明,叫杨小明搬个小板凳给顾远明坐,一边说:“我马上去叫他起床。杨老四还在睡懒觉。”

    胡桃风风火火进了房间,叫她的老公起床,嗓门很大:“杨老四,人家顾远明都来喊你去吃饭了,你还不快点起来。”

    杨老四本来还想再睡会儿,一听说是顾远明来请他了,他还是很要面子的人,立刻就起了,赶忙穿衣,洗了脸,用手抹了两下头发,牙也不刷,头也不梳,就跟着顾远明走了。

    村里像杨老四一样,没有刷牙习惯的男人,特别是跟他年纪差不多的,还不少。村里人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特别是这种小事,不影响自己家里,就不会有人说。

    还好,顾远明一家人,受他父亲顾守正的影响,牙还是要刷的,唯一不靠谱的,就是他的二哥,自从娶了陈小英分家单过后,越来越懒,两口子的家里也是乱糟糟的,如今更是连刷牙都成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何玉珍煮了腊肉和香肠,等顾远明和杨老四回来时,她已经把肉和香肠都切好了,放在蒸子里保温,现在人来了,请赶紧叫小女儿顾远芳帮忙摆桌。乐山的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会在冬天的时候吃一种叶大茎厚的“玉荷青菜”,用来煮腊肉特别好。这种菜有一种清香,叶子带一点苦味,农村人做这道菜的时候,把大部分叶子去掉,只留少许芯里的叶子。桌上除了一盘香肠、一盘腊肉,两大汤碗青菜,何玉珍还炒了一盘花菜,一盘土豆丝,看上去,也很丰盛。杨老四是个话多的人,吃饭的时候,因为他总是说话,这顿饭吃的很热闹,也吃的有点久。

    吃过饭,顾远明和顾远荣就同杨老四一起出门了。他们家在山顶上,渡口在山脚下,山不算高,估计走下去,也就两百米的样子,不过这条山路比较陡,是条小路,下坡好走,上坡就比较费事。

    下山的时候,除了他们三个人说话的声音,便只有清晨的冷空气,河面上吹来的风,偶尔树叶发出的沙沙声。整个村子都很安静,河对岸的镇子和村庄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鸟儿偶尔的鸣叫,让这种安静显得更肃然。

    码头上只有两只船泊在岸过,都是村里的船。大的船和小的船都是渡口上的,过渡的人少,就撑小船,人多,就撑大船,要装卸货这些,也用大船。这个渡口,如今是村里的三家人合伙承包的,之前已经在商议,要不要把大船卖了,现在已经没什么跑远路的活好接,不像大集体的时候,上半年要装粮食,下半年装甘蔗,还要装煤炭,土地下户后,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原本可以装五十吨的大船卖掉了,换成了现在这艘可以装七吨的大船,这几年来,这艘七吨的大船也慢慢闲置起来,大家要去县里或是去市里,一般都是搭乘汽车,土地分到各家各户之后,大家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就算要装船运出去卖,也用不上这稻七吨的大船。只需要旁边那艘三吨载重的船就够了。如今这艘大船唯一的用处,大概就是帮着河边这一带三个村子的村民装砖瓦,这几年,附近几个村子陆续有人家修新房子了,家里要买砖买瓦,都比较方便,只要付船钱,就能去青花砖瓦市场,用船直接装下来。要是不走水路,走公路的话,车费比船费贵了一倍不止,大家也花不起那么贵的价钱。

    杨老四的年纪,和顾远明的大哥的年纪差不多,只不过他就读了个小学,但他父亲以前是生产队里的船长,那时候,队里的大船装五十吨的货,上乐山下宜宾,都是他父亲掌舵,他很早就跟着父亲学撑船的手艺了。虽然他的话多,还喜欢说大话,但撑船的本事却是一流的。青花市场在牛化下面一点,他们要去青花市场,是逆水行舟。上了船,顾远明就去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