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 来自前辈们的批判(第2/3页)  重卡雄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系到部队未来技术发展的报告,没有人敢怠慢,这份报告在林焕海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传阅的层次越来越高。

    提交了这份报告后,林焕海立即着手北京一行,准备当面跟部队进行沟通,这个时候,部队是不好意思不与林焕海见面的,这份见面礼物的份量,也关系到了未来西汽的发展前途,在报告的后半部分,针对军用卡车的发展趋势,也针对西汽的现状提出了改革发展创新思路。这份报告也可以说是浓缩了林焕海、郭志寅等一批西汽精英骨干对未来重卡发展思考的智慧结晶。

    很快,西汽组成了由林焕海领队,包括销售科长王文剑和林超涵在内的三人小组奔赴北京,他们先是赶赴省城,准备坐飞机赶往北京。

    在省城千年古都,他们已经来过无数遍了,林超涵在车上看着繁华的古都街头,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他忍不住对父亲说,“爸,西汽如果能够搬到省城来,西汽要想吸引人才就容易得多了。”这段时间他当然知道了西汽对未来人才培养的讨论,不免作了一番比较。

    林焕海略有些惊异地看了一眼林超涵,“你倒是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将来西汽要发展,就必须要将总部搬到西安来,否则在山沟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和平年代,死守过去的老一套恐怕是不行了。”这显然是林焕海思索已久的问题。

    林超涵接着建议说,“我们也不一定要全部将厂子搬过来,但是将研发、办公和销售等搬到西安来,肯定更为方便。”

    王文剑对此倒是极为赞成,别的不说,做销售的全国跑,出一趟差光是从山沟沟到县城省城就累得够呛,极为辛苦,如果在西安,交通方便,他们要省却很多麻烦。

    林焕海也点了点头,“这些等我们先把西汽救活了再讨论,眼下最要紧的是规划好北京的行程,小子你是不是也得回学校看看?”

    一句话问得林超涵有点沉默了,他当然无数次想回学校,那里有他朝思暮想的人。林焕海是过来人,一眼就看出林超涵有心思,不由想起于凤娟在出发前跟他说的话,“老林,小超这次回来,有些心事,是不是在学校谈恋爱了?”

    有王文剑在身边他也不好意思当面询问林超涵,这个话题也就一句带过,“你现在还算是实习期,回学校去看看,有什么事情也好。”

    林超涵点了点头。

    三人组就这样坐飞机来到了北京。

    下飞机后,找了个招待所住了进去,林焕海决定先去拜访一下前任厂长邵洪泉,邵洪泉现在调到机械工业部下属一个研究所任所长。

    邵洪泉50多岁,比林焕海还大几岁,他以前的级别就是个正处,来到北京后级别到了副厅级,到退休时估计也能混个正厅。他也是刚来北京不久,对工作正在适应当中,听到林焕海来拜访,很热情地在办公室接待了他们一行人。

    双方不免一阵寒喧。邵洪泉对林焕海父子一起前来拜访他,也颇觉意外。

    “老林,现在厂里的情况如何?”邵洪泉虽然调离,倒也不是对西汽没感情,现在西汽面临的处境,他显然也很关心。这几年西汽忙于完成生产任务,尽可能地提升卡车质量,研发创新基本被忽略了,这里面虽然有一些历史原因,但是他无论如何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林焕海叹了口气,“现在状况很不乐观,西汽上下人心浮动,军心不稳,如果没有好的办法救亡图存,就很麻烦了。”

    对这些情况邵洪泉心知肚明,准确点说,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上调北京,内心对西汽多少有点愧疚,他说,“老林,咱们共事多年,彼此也算是了解。这次我上调北京,都来不及跟同志们道个别,不会有人怪我吧?”

    林焕海连忙道,“没有,没有,大家还是很通情达理的,邵所长你把青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