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伯牙遇子期(求收藏)(第1/3页)  重生纺织大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次说到,高智商人群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冒险。而且有超强的执行力和动力。

    熊青也不例外。

    楚魏给了他两个小时,和妻子儿子做了交代安排。

    上午十点二十,两人踏上了真州开往阳汉的列车。

    这一趟车的旅客不多,所在的六人硬卧铺位只有他们两个旅客。

    两人选了个相对的下铺,稍作整理后,熊青拿出两只水杯和茶叶。

    看着泡好的碧绿毛尖,楚魏笑了笑,“这茶叶的色泽看着不错。”

    熊青诧然看了他一眼,悠然品了口茶,“茶的好坏,不完全看色泽。这是信阳涂家村产的明前毛尖……”

    “我是茶盲。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我知道口感好坏。”楚魏喝了一口,口感清冽香醇。

    “有条件的话,将山泉水或者矿泉水烧开沸腾,打开壶盖,凉大约四五分钟,使水温降低到85度左右;第二道程序是温杯,往杯子里注入约14的热水,倾斜并缓慢旋转杯子……就是这样。”熊青盘起双腿,右手摇晃着茶杯,看着淼淼雾气升腾。

    “这样可以使得杯体温度保持一致。然后是投茶,洗茶,将头道茶水倒出,第二三道茶刚刚刚好……”

    列车吭呛启动。

    小桌上的水杯荡漾,绿色的茶叶翻滚。

    “你怎么看真州国棉厂?”楚魏忽然问。

    熊青低头沉默片刻,“真州第一棉纺厂在发展鼎盛时期,除了总厂(一厂)外,总共有9家分厂分公司。我母亲一进厂就被分到织布车间,一干就是30年。当时能进一棉这样的大国企工作是件很骄傲的事。”

    “国棉一厂最多时拥有2550台织布机,是南河省规模最大的棉纺织厂。鼎盛时期有六七千名员工,1989年产品就达到了直接出口的标准要求,1990年产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当时南河省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16家。”

    “我父亲我姐都在这个厂里工作。即便棉纺厂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人们还是羡慕在棉纺厂上班的人,因为当时的国棉系普遍效益好,工资高,福利全。职工住在家属院,逢年过节发花生油和鱼肉鸡蛋,孩子们则进入厂办幼儿园和小学。那时候,纺织厂的男女职工都是相亲市场上的抢手资源。”

    “后来……”熊青叹了口气,“市场竞争过度、产品滞销、企业亏损、开工不足、富余人员多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涌现。”

    “去年,国、务、院提出纺织工业压锭调整的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即从1998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压缩落后棉纺锭1000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120万人,到2000年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

    “我参加工作那年是单位最后一次招工……”熊青目光看向窗外,眼神有点儿朦胧,“国棉一厂设备老化,而民营企业设备不断进行更新换代,在民企增加生产规模的背景下,国棉一厂在此时却压缩了生产规模。”

    楚魏问,“我听说你曾建议进行产业升级……”

    熊青苦笑,“产业升级搞过,但不坚决,高举形式主义大旗,甚至一厂分四厂、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方法,能找的方法也找了,仍然解决不了四千多人的生计问题。”

    “主要问题还是改制不坚决,农村劳动力不交保险,工资又低,对国营纺织厂冲击是摧毁性的……特别是现在棉价高企,势必将增加纺织企业生产成本,使得纺织企业经营落井下石。”熊青抬头看向楚魏,“产品不升级,唯有死亡一途。这是我和国棉一厂领导的分歧所在。”

    熊青不无遗憾的说:“真州国棉一太老实,太听话……”

    这一点,楚魏能理解,前几年全国棉纺业的形势一落千丈,从国家到地方的政策是“限产压锭”,包括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