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挺进中原 第158章 功成(第1/3页)  重生寒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加快德国家庭农场的几点建议......”

    灯光下,宋义正聚精会神地写着养猪报告,他实在不放心日经淘金行动,计划周末赶赴rb,临走前必须先处理好这件大事。

    他很清楚德国人到底有多严谨,既然里纳斯敢说没有问题,那家庭农场就一定能成功,至少能在东北成功。

    因此,加快发展速度就成了关键,即便100个家庭农场,按照年产量500头猪计算,每年的猪肉产量才500万斤猪肉,还不够十几亿人塞牙缝。

    宋义的目标是至少2万个家庭农场,那就是十亿斤猪肉,核算到每个中国人身上,每人也就是一斤肉的标准。

    当然,还有其他散养的猪肉作为补充,做大后自然国家会统筹安排。

    在取得初步成功后,宋义计划将家庭农场从欣华集团剥离,交由国家经营。

    他心里早有打算,如此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不可能交由民营私人公司运营,自己也不可能一直往里不贴资金。

    从计划开始的第一天起,宋义就没打算从养猪项目上赚一分钱,他的投入极限是协助政府,达到1500个家庭农场后,就功成身退。

    借鉴二战前老毛子的创意,宋义建议每个农场,每个职位都配置5个副手,10个实验农场,一个养殖周期,就能培养出50套家庭农场的班底。

    如此循环,只需要两个养殖周期,最迟明年年底,就差不多能培养出1500个家庭农场的班底。

    到1991年,只要政府有决心,几万个家庭农场不是梦,中国人将再也不缺肉食。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500个家庭农场计划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就当东瀛对中国百万分之一的赔偿款吧。”

    宋义喃喃自语,“能做成这件事,就无愧于重生。”

    上交养猪报告后,宋义在周日赶到了大阪。

    “日经指数34003多点了,全部资金都投了进去,现在平仓的话,加上去年建立的底仓,总资金已经达到了1亿5000万美元。”

    阿毛同志满脸兴奋,他现在是幸福的苦恼,“山本四郎都催促我好几次了,想尽快达成抵押借款协议,他联系了8家上市公司,抵押的股票市值总计8千万美元。”

    因为对宋义有点个人崇拜,阿毛现在开始不自觉地模仿宋义的一些手势动作。

    他也恨恨地一击掌,嘬着牙花说道:“大牛市啊,前几天我建立的多仓,根本就没有平仓的机会。上涨太猛了,我真的舍不得获利出局,晚一天平仓就能多赚几百万美元啊。”

    “贪心不足蛇吞象。”

    宋义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区区七个字。

    随后一周,宋义和阿毛等人,除底仓外,开始陆陆续续地平掉后面所有日经期货的多仓,最后账户金额为1亿6千万美元。

    因为平仓一笔多单,宋义就汇回一笔款项,最后总计汇回香港富华账户1亿3000万美元,在rb的账户只留下相当于5000万美元的日元。

    “怎么多出了2000万美元,不是相当于1.1亿美元吗?”宋义有点纳闷,虽然钱多了是好事,但还是要问清楚。

    “汇率大幅升值了,嘿嘿!”

    周五算账时,阿毛同志心疼的直咧嘴,因为这几天指数仍然是大涨小回,如果不平仓,现在的市值应该是1亿7千万。

    “1千万啊,就这么没有了。”阿毛痛心疾首,第一次对宋义产生了怀疑,旋即又偷偷问起宋义,“是不是你又算了卦,下周一要暴跌?”

    对业内高手没法糊弄,以前,宋义只能用算卦来搪塞87年的香港股灾。

    其实宋义很清楚,要等要12月29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