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诸葛亮(第1/3页)  地府劳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几个分别找地方坐了,我早就忍不住了,刚一坐下就问道:“丞相大人,请问您怎么会还在阳间,这都过去这么些年了,您应该早就投胎才对呀?”

    诸葛亮捻着长须道:“都已经是陈年往事了,小友就无须再称我为丞相了,现在我只是一个老朽之鬼而已,几位称一声先生便可。”说完长叹了一声才接着道:“其中原委说来话长呐,想我当年未出山时常自比管乐,后来承主公三顾之情,出山以后为主公出谋献策,襄助主公与天下群雄争霸,一生经历过的战事无数。”

    说到这里诸葛亮站起身来,在洞中踱着步,羽扇轻摇,我感觉到刘备当年在茅庐之中听他说三分天下的感觉。他踱了几步道:“我这一生谋事多矣,除了天命难以违抗之外,其余诸事尽皆在我谋划之中,也可以算是算无疑策了,万万想不到一生中的最后一算居然失败了,唉。”说完又接着踱起步来,表情很是唏嘘。

    张淑慧插话道:“您说算无遗策这好像不对呀。您的事迹我们可是都听过的,马谡失街亭那次不也失败了吗?那次应该是人算,不能算是天命吧?”我不悦的瞄了她一眼,这位可是诸葛亮嗳,有点敬意好不好?提这个干什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干嘛这么吹毛求疵的。

    “马谡没有按照我的嘱咐做才有了街亭之失。唉,其实我也难推其责,主公临终前曾对我说过——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我观其人多有计谋,以为人中翘楚、才堪大用,未成想关键时刻不堪大任,还是主公有识人之明呐。”说着一脸的难过与怀念缅怀。

    我看提起这事老头怪难受的,赶忙道:“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您就别再想了,还是接着给我们讲讲刚才的事吧。”

    诸葛亮踱了几步站定又是一声长叹道:“这要从我的儿子说起了。我当年跟着主公创业,虽然大家雄心壮志的要与群雄争天下,其实开始的时期真的是很艰难。那时兵少将少,又没有固定的领地城池,我们经常是到处漂泊,居无定所。直到后来计取了荆州,再入主蜀中,才终于算是站住了脚跟,有了切实的基业,也才真正有了和群雄逐鹿的资格。”

    “自从与主公一起开创基业,我是政事军事一起抓,忙得不可开交,自然家里便不能兼顾了。家里都是我那老妻自己独立操持,以至于多年下来,积劳成疾,最后终于撒手而去了,只剩下未成年的儿子。我百务缠身,即便回家一次,也是来去匆匆,未能享受一天妻儿之乐。”

    “家中只有他们母子,儿子对母亲感情极深,他一直觉得她娘的死,是因为我忙于国事而疏忽了家,她娘一个人撑起这个家,才会累死的,所以对我很是怨愤。这小子常常是我说东他偏向西,基本上只要是我交代他的,他都反着来。”

    说到这里又是好一阵唏嘘长叹,才又接着道:“我领军讨伐魏国,谁知道人力终究敌不过天命,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别人都不知道,其实在出发以前,我留了一封信给我儿子,嘱咐他如果我不能活着回来,那么在我入葬的时候,墓中不要陪葬品,唯独头下枕的陪葬枕头一定要是玉石的或者金的。”

    我本来想问的,还没有张口呢,张淑慧抢先问:“为什么一定要是玉石的或者金的呀?”嗯,和我想问的一样。

    诸葛亮再次一声长叹:“唉。其实我的本意是用木头的或者铁的也行,之所以那样写,是我算定他一生都和我反着来,如果我那样说,他一定会换成木头的或者铁的,如果头下陪葬枕头不烂,那么枕着枕头之人将魂魄昏睡不得转世,这么多年后我依然没有转世,肯定是他按照我的遗嘱做了。”

    “我以为一切都在我谋算之中,万万想不到这孩子最终还是按照我的遗嘱办了,不但陪葬枕头用的是按照我的吩咐,还在真墓上方建了一座疑塚,想是他一生都违逆我这个父亲,在最后想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