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五章奇葩(第1/2页)  我的国术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内外三合一体的深层修练方法为正统,而习练青城太极,无须注意这些只要你如法持练,都能在短期内明显感到气力变强,功力增长,这也是其神秘之处。

    说到太极拳那武当太极拳可是正宗正令,因为太极拳本就是武当始祖张三丰所创。

    武当太极拳同街面上大家所常见的养生太极拳套路那可是天壤之别,武当太极拳是由两仪拳、太极拳、无极拳、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的高深内家拳法!

    此时曾伟同许志杰所使用招式看起来极其相似,都遵循着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的基本拳理,但是在推手时又是南辕北辙两种概念!

    “推手”两字听上去很专业很神秘其实就是将太极拳中的八面劲法运用出来。

    古人云:“走架即为打手,打手即为走架”,走架也叫盘架子即练拳,打手就是推手,在太极拳传到南方去之前推手称打手,所以从这句话来说“拳即为手,手即为拳”。

    言归正传,我看了看台上两人推手的姿势,就见曾伟的动作非常古怪。

    平常人推手时都喜欢用两只手掌压住对方双臂,这样既有力于自己发力,又可以更好的感觉对方的发力点,但是曾伟则不同,就见他把两手臂放在许志杰双掌之下,用手背和胳膊外侧与许志杰接触。

    看到这里我大吃一惊,曾伟他练的难道是手三阳经,因手三阳经脉皆在手臂外侧,所以曾伟才将手臂放在对方手臂之下。

    手三阳经主脉位于人手臂外侧,即汗毛的一侧,故太极拳中有“毛发松弹守三阳”一句拳诀。

    “毛发松弹守三阳”体现的是太极拳十年一大成的功夫艺境,正是“以神击神,身未动而得人”,乃一触即发的功夫,自然具备有荷叶滚珠的无点不弹簧之能力,又有来力不入,去力无阻的功夫。

    有此数项功夫艺境,才能充分体现出“毛发松弹守三阳”这句拳诀之全部精义。

    言归正传,许志杰见曾伟居然将手掌放在自己手臂下,这真是天赐良机,马上运功、提气,准备用八大劲中的顺缠劲将其击倒。

    许志杰缠住对方刚想发力,就见曾伟突然手臂一抬一放劲力膨发,许志杰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如同断线的风筝般向后倒飞出去,跌出了足有两三步远才稳住身形。

    “承让!”曾伟见胜负已分双手抱拳道。

    “多谢手下留情!”许志杰面红耳赤的说了句场面话之后,转身走下比武台。

    此时大部分观众都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有那少数人开始鼓掌喝彩!

    我见了心道:“凌空劲!但是火候还差得太远!”

    比赛结束,武当派获胜!既然没什么好看得了,我也就起身离开,准备上场同崂山派弟子比武。

    现在提起崂山派来,可能都没有崂山啤酒名气大,但是在明、清两朝可是红极一时,因为崂山派的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承吉避凶,还有传统医术,地脉风水、道家传统功夫等知识。

    其中地脉风水与道家传统功夫两法分流到山贼组织,形成了著名的卸岭力士一派。

    据说唐末义军领袖黄巢从军前,还在崂山派当过道士,可见当时崂山派之威名!

    到了近代,尤其是****时期,崂山派因其那些鬼鬼神神的符箓之术被极力打压,几近失传,改革开放后,随着政策的放宽,崂山派又逐渐兴盛起来,但声势同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较深的范围内,崂山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至于崂山派的武术,那在很久以前还是很有名气的,最为有名的要数“崂山玄功拳”、“崂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