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1/4页)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石平安回到南京后,就曾非常担心蒋介石会老羞成怒,而发狠围歼红军。

    [3] 当时蒋介石的政府,已经略具规模,而且财力也比较宽裕了,不应这样长期的歧视东北军。因为当时当兵不是国民的短期义务,而是需要养家活口的职业,军人长期的钱粮缺乏,又在精神与心理上充满苦闷与挫折,连妻儿的基本温饱都有问题的话,是会出现很危险状况的。

    [4] 张学良绝对要比李宗仁、何应钦、汪精卫等都还都更可靠多了。

    [5] 作者家慈常言,东北百姓对于少帅与东北子弟军,思念不已,抗战胜利之后,他们无法荣归故乡,更让东北人民失望异常。

    [6] 可以参考蒋介石的名著:《苏俄在中国》与《中国之命运》两书即见一斑。

    [7] 在中、日全面战争开始时,中国只有八万德式装备的陆军,空军还在组训阶段。七七事变之后,当时学人胡适就曾经设法努力,希望国民政府无论如何都能设法忍辱负重,再给中国十年建设的时间,到时候日本恐怕就连与中国作战的勇气都没有了。

    第十九章、事出意外的卢沟桥事变

    第二次中日战争全面战斗正式bào发的时间,是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卢沟桥事变之后,开始算起,因此七七事变的成因与发展,就成为中日战争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

    不过如同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卢沟桥事变在开始的时候,本来并不是一个事前经过设计的冲突事件,但是由于酝酿一场历史巨变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早已存在与滋生之中,一旦出现了这个事出突然的摩擦,在一系列失控因素的影响下,就成为可以引bào全局的导火线。

    19.1 中、日、苏之间的三角战略关系

    根据当时英国外jiāo官对卢沟桥事变的描述,整个中日全面战争的历史,其起源竟然只是在华北永定河上,一座历史悠久的桥上发生的小事件而已。若仅以历史事件本身而论,这种说法不完全不对,但却忽略了在整个“微小事件”的背后,长达六年以上战争危机酝酿的背景。假如不是中国对于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已经到了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地步,当时的中国朝野,绝对没有狂热与固执到,只为了小小的卢沟桥冲突,就要扩大事端与日本进行一场民族之间的历史决战。

    而更正确的看法应是,卢沟桥事变的本身,虽然只是中日之间多次冲突的一个小火花而已,但最后却点燃了中日全面历史决战的燎原大火,这其中一定有着非常复杂的背景因素存在。

    其实在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半年中,中、日之间冲突的危机,早已经到山雨yù来风满楼的地步了。在中国方面,经过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的绥远百灵庙之战,以及十二月的西安事变之后,全国所有政治势力所达成的共识是,不能再对日方任何的侵略,进行有损国格的退让。因为在一九三六年年底的百灵庙之战,华军重创了由日军背后支持的伪蒙古军队,等于间接打了幕后的主子一记耳光,使得全中国的民气、舆论,及长时期在日本欺压下所积蓄的怒火,又因此沸腾,认为中国的军力已经足以对抗日本[1],因此民意强烈的表示,政府不能再对日本退让了。

    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在形式上终于停止内战,所有的军政派系都开始团结起来,准备共同合作以对抗日本,因此国民政府不能再以安内作为准备抗日的借口。蒋介石很清楚了解到,他只有摆出不能退让的抗日姿态,才能成为全国上下所拥护的最高领袖。虽然蒋知道,在当时,抗日的基本结构,在中国内部才刚刚开始成形,要想真正能够有实力与日本进行全面作战,至少还要有三到五年的准备时间,但是蒋介石却无法违逆不肯再对日本做出任何退让的民意了。

    就当时的局势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