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4 章(第1/4页)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备,因应日军一号作战计划的最后一波攻势。对负责指挥一号作战华南攻势的日军最高战地指挥官冈村宁次而言,日军进攻广西的战略目标,是放在攻占美军在广西桂林、柳州的空军基地,以及歼灭中国在华南地区的野战军,这是第六方面军发动广西会战的主要作战任务目标。至于与南方军会师,打通大陆走廊,那只是心理上的效益而已。因为在盟国空军取得压倒xìng优势,以及中国沿途都有游击队破坏的情况下,日军根本缺乏陆路的运输工具,也无法有效维持陆上全线的jiāo通安全。因此这条贯通南北的“大陆走廊”,是不可能发挥实质的运输功能。冈村宁次对于广西会战,是设定多方面的全方位攻势,他令兵力最强的第十一军横山勇,由湖南经湘桂走廊,由东北向西南发动主力攻击,先攻克桂林之后,再迅速将主力chā到柳州的西方,以策应围歼中国在广西的野战军主力。而在广东的二十三军,则是沿着西江,由东向西前进,负责进攻柳州,这样日本的十一军与二十三军的广西会师,即可攻占桂林与柳州的美军基地,又可夹击与歼灭华军野战军在华南最后的主力。同时为了分散中国守军战线的兵力,冈村宁次又下令在雷州半岛的日军,协调在越南北部的日军,对广西南部进行同步进攻。所以华军第四战区的张发奎部,就处在一个多面包围的状况之中,但自己又没有生力军可以调派。华军在广西可以说是危机四伏,也就难逃失败的结果。

    35.2 日军作战的内部冲突

    不料日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竟然有着更为旺盛的抢功企图,他觉得自从日军发动湖南作战以来,十一军的战功,已经成为日本全国军民的精神寄托。因此他断然决定,要将攻占桂林与柳州的光荣,全都由自己“包办”,而造成了十一军公然的抗命事件,日军因此无法在广西围歼华军剩余的主力。冈村宁次与横山勇之间的“战争”,显示出当时日军指挥系统各自为政的危机结构,仍在继续恶化之中。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四日,日军终于发动多面夹击的广西会战。十一军从湘桂走廊出击,进攻桂林;二十三军(田中久一中将)则是沿西江推进,目标是柳州;从雷州半岛的日军越过十万大山进攻南宁,及从越南出动的日军部队,攻击镇南关。这时中国战区的“史迪威内战”才刚刚告一段落,蒋介石确定他的指挥权,美军将领魏德迈在中国战区最混乱与危亡的时刻,匆促上任中国战区参谋长。蒋、魏所面对的,是信心动摇与士气耗竭的华军部队,以及残破与溃败的中国战局。“东京玫瑰”还直接广播:“欢迎魏德迈上任送死,假如魏德迈没有成为日军的俘虏,还有机会在当年十一月底吃感恩节大餐的话,地点应该是在印度的加尔各答。”

    长期以来对日军造成最大伤害的第九战区薛岳的余部,在长衡会战之后,早已残破不堪,因为忠贞遭到怀疑,而奉命退到江西的南部整编待命,而没有进入广西布署。只有杨森的部队退入广西(这样的安排是担心薛岳与张发奎联军反蒋),张发奎的部队也在支持衡阳会战时遭到严重损失,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兵力整补。因此面对日军多面的攻击,第四战区可以说是完全无力招架,美军只有设法破坏在桂林与柳州的空军基地与设施后撤退。

    最令人痛心的是,广西一直是抗日大后方的地区,因此极多的学生、军眷、与公务员集中在此。日军一旦攻到,这些平民只有大量往后方进行盲目的逃离。因此在广西通往贵州的一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流亡的人潮,造成道路的拥挤与运输的困难。这一幅幅人民颠沛流离与无助的景象,严重的动摇了整个中国抗日的人心士气,当然也成为盟国与西方新闻传媒的笑柄。这些大量无助的逃离民众,也经常影响军队的运动与补给运输的顺畅,更加深了士气动摇的严重问题。这时候横山勇的日本十一军,以六个师团,沿湘桂走廊猛攻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