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9 章(第1/4页)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残,到了无力再战的地步,更何况国、共的内战已经是呼之yù出了。

    因此在当年的六月九日,蒋介石派行政院长宋子文在美国进行访问,在风声走漏的压力之下,杜鲁门也不得不向宋子文透露雅尔达密约的大概内容。宋子文对于这份密约,竟然是拿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做为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代价,大感不满。无奈杜鲁门衷心耿耿地根据斯大林的要求,强迫蒋介石就范。

    这时候英美苏三个 “盟国“联手,摆出比敌人还要可怕的态度,强迫中国必需接受雅尔达密约,否则中国自己接受一切的后果。当时的中国,事实上已经再度分裂为重庆与延安的两个政府,八年抗战造成国力的浩竭与人心的不安,都已经使得中国无法再经得起“三强联军“的孤立与围攻。同时国际强权正在进行各种介入中国内政分裂的活动,假如蒋介石所领导的重庆政府,不愿接受雅尔达密约,那么这些国际强权就会转向支持延安政府,而蒋介石只有派遣宋子文率领代表团,在六月三十日亲自到莫斯科与斯大林jiāo涉。

    37.4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斯大林对于侵略中国,早已有着极长的谋划,因此他对于宋子文一再宣称,苏联支持重庆政府与蒋介石政权,绝对尊重中国对于东北与新疆的主权,以及绝对不会干预中国内政的分裂4。斯大林解释,苏联之所以要求在东北的特权,完全是为了便利苏联协助中国共同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兴,至于承认外蒙古独立,因为外蒙古早已脱离中国统治长达二十四年(更为正确的说法是,外蒙古已经成为苏联的傀儡二十四年),当时早已成为一个“独立“ 运作的国家,中国不应违背蒙古人民独立的 “意愿“与事实,因此目前中国所要做的,只不过是接受这个既成之事实而已。在中苏的jiāo涉与谈判中,斯大林用尽各种软硬兼施的手法,迫使中国让步,否则就要中国承担所有盟国关系破裂的责任。这时候,苏联已将击败德国的百万精锐部队,开始大量的调往西伯利亚进行作战集结,这时根据美国军方的评估,无论中国是否屈服,与苏联签订城下之盟,苏联都绝对会派兵进入中国的东北与内蒙古,以抢夺在远东的战利品。而当时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在这个地区,阻止苏联军队的行动。因此美国力劝中国不如设法接受苏联的要求,这样至少可以限制苏联在中国境内的扩张与掠夺。

    在这种情形之下,蒋介石终于决定,假如能够签订中苏和约,以换取中国的统一与建设,以及稳定中苏之间的持久的和平,那么中国可以接受斯大林的条件,斯大林非常大方的接受宋子文所提的和约条件,一、苏联保证东北的领土、主权与行政的完整。二、苏联保证不参予新疆的动乱,由中国自行解决。三、苏联只支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并且提供中国统一与复兴的援助。而中国方面则愿意接受,外蒙古的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解决脱离中国而独立的事实。

    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经试bào成功,美国军方对于苏联在东欧与德国那种跋扈的扩张行为,也深感警惕与不安,因此美国参谋首长会议主席李海上将(William Leathy),曾经建议杜鲁门总统,是否可以重新考虑要求苏联参战的立场。因为美国已经清楚知道,日本已经接近失去作战能力与意志的地(4请所有的中国人为斯大林这些“保证“,做历史的见证:斯大林遵守过那一点了?5在历史中,数不清的悲剧,都是独裁者假借民意所做得决定。千万不要以为,民意不会被cāo纵。)步了,同时日本正在慌乱地寻求苏联以及其它的中立国协助,向盟国进行投降的外jiāo接触。苏联的参战,无关作战的结束,只是纯粹战利品的掠夺,并且会严重的影响到亚洲的战略均衡。

    但是这个建议,“当然“遭到马歇尔与陆军部的强烈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