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 章(第2/4页)  中国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蛄到处乱爬,稍微一动弹,顶上就掉土。不过,大刘觉得躲在这里还真是挺安全。过了几天,魏二民打算背他回村里去,还告诉他,手qiāng队头天晚上到了村里,用柴草把那个“文明先生”从地窖里熏出来,拉到村口处决了。刘春雷得知这消息很高兴,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继续住在空坟里不管怎么说,藏在这里心里踏实点。

    7月份,鬼子又要来枣南县搞“大清乡”了,jiāo通站着手安排伤员转移。大刘觉得自己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就要求归队。老是躲来躲去的,实在不如回部队打仗痛快。

    七个伤愈归队的战士在jiāo通员的带领下踏上了归途。一路上,pào楼林立,公路和封锁沟jiāo织如网,大家只好白天吃饭睡觉,晚上彻夜赶路。

    大“扫dàng”之后的冀南平原,鬼子pào楼随处可见。这些pào楼小的两三层,大的有四五层高,不用钢筋也不用砖头,全用夯土垒筑,三五天就能建成一座。这样的土楼子当然不结实,一颗pào弹就能够轰垮,可咱们八路军偏偏没有重武器,硬是拿这简易pào楼没办法。

    第十二章敌后养伤(4)

    公路也是新修的,比周围的地面高出许多,路旁的电杆上挂着马灯,天一黑就全点亮了,行人一踏上路面就很容易被pào楼发现。公路两侧是路沟,深一丈,宽一丈,人马过不去,把乡村划成了相互不能联系的小块,逼得人们非走公路不可。而公路又在pào楼的视野之内,鬼子再在路口设上关卡,就把jiāo通全部封锁了。

    提倡这种歹dú办法的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铁壁合围”和“蚕食战术”也都是这家伙的发明。

    说起冈村宁次,华北军民个个咬牙切齿。抗战胜利后,共产党把冈村宁次列为头号战犯,可蒋介石不但判他无罪,还聘请他担任国民政府的顾问。国共两党为了冈村该不该杀的事情吵得不可开jiāo,原因其实很简单冈村宁次对付八路军有一套办法。在他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期间,华北抗日根据地受到的损失最大。所以共产党恨他,guó mín dǎng喜欢他。

    攻打回隆镇的时候,刘春雷在汉jiān程希孟的家里看见过冈村宁次写的一幅中堂四存。当时在场的八路军谁也弄不明白这两个字是啥意思,只觉得岗村老鬼子还真是挺有学问的①。

    冈村这宁次是个“中国通”。从日俄战争到抗日战争,除去在欧洲考察的短暂时间,冈村宁次的军事生涯一直和中国有关。他熟悉中国的文化,也了解中国的政治和军队。

    比方说,冈村宁次知道,国共两军相互很少jiāo流军事情报,在战场上的合作也不积极,而八路军只能进行一般xìng侦察,只知道附近的情况,不清楚远方的动态。于是,他发动“铁壁合围”时就不动用当地兵力,而是从远处调部队来,封锁消息,长途奔袭,夜间集结,黎明攻击,首先“围剿”毫无防备的八路军,再进攻袖手旁观的guó mín dǎng军,把敌后战场上的两路军队都打得措手不及。

    除了“铁壁合围”,冈村也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八路军夜间活动,他也搞夜间袭击;八路军化装行动,他也搞便衣队侦缉;八路军利用“两面政府”开展工作,他也培植汉jiān密探,四处侦察,谁家有陌生人说话,谁家夜里烟囱冒烟,都有人悄悄报告。鬼子汉jiān们还在抗属和积极分子的家门口挂个红灯笼,整晚上亮着,害得jiāo通员找人联系工作都不敢走正门。

    冈村宁次最yīn险的一招,就是拉拢人心。咱们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他就说“七分政治,三分军事”,还把政治摆在前头。在他的指使下,日伪政府大力推行“爱护村”,发放“良民证”。对顺从他们的老百姓,不但不打不骂,还带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