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 章(第1/4页)  中国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队看了眼红。

    回民支队原本是冀中的部队,在大“扫dàng”中损失惨重,装备丢失得差不多了。当时他们正准备加入冀鲁豫军区,马本斋(1944年病逝)也调任冀鲁豫三分区的司令员。张鲁集这里是回民区,又恰巧聚集着许多干部开大会,马司令一叫苦,领导们一商量,就决定从骑兵团抽调短qiāng、机qiāng和战马,支援回民支队。

    王永元参谋长和赖达元主任不服气:“你冀中军区的队伍到冀鲁豫军区去,凭什么叫我冀南军区的部队出qiāng出马?”两人跑去找马本斋拍桌子,结果就被撤了职。桂干生司令员心肠软,找机会把赖主任调到自己的新九旅二十六团,可是对王参谋长就没办法了。这个王永元,1939年骑兵团太行整军也多少是因为他,这回只好再让他去太行山学习。王永元于1957年去世,最后的职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军一八一师五四一团的中校团长。

    元城战役后,许多从延安回来的领导都在冀南停留休息。于是,骑兵们每天听首长们做形势报告,从中知道了许多毛主席的指示。

    上级也组织大家学习《论持久战》,这是毛主席在1938年就发表的文章,可好多战士以前都没听说过。直到这个时候,刘春雷和战友们才从理论上真正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个长期消耗的过程,认识到“相持阶段”的残酷xìng,认识到党中央提出“主力兵团地方化、地方武装群众化”的重要xìng。

    在严酷的相持阶段,面对困难的局面,面对群众情绪的反复,怎么办?照毛主席的话去做。

    从这时候起,根据地党、政、军合而为一,实施了“精兵简政、统一领导”。原先到游击区开展工作,党委派宣传队,行署派工作队,军区派手qiāng队,各干各的,现在统一组成武工队,效率大为提高;原先和鬼子打游击,民兵听行署的,部队听军区的,情报站听党委的,现在都统一协调起来了,力量更加强大。

    先前,为迅速扩大局面,过快地发展了武装力量,导致过度使用民力,伤害了群众的利益。现在,共产党就从走“群众路线”入手,树立军民鱼水关系,通过开展“减租减息”、“合理负担”运动,减轻根据地人民的经济压力。而与此同时,日伪政权却加大了对占领区的掠夺,中国军民的持久抗战和太平洋战场的压力,使得日本鬼子不得不撕去“亲善”的虚假面具,露出了“以战养战”的本质。在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决心面前,冈村宁次的欺骗伎俩破产了。

    在抗日战争最危险、最黑暗的日子里,党的指示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根据地军民前进的方向。在当时,máo zé dōng不愧是中国抗日战场上最为睿智的领袖。

    “毛主席真是神人啊!”和许多八路军战士一样,刘春雷对máo zé dōng的崇拜,是从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从这以后,“咬牙坚持”、“长期抗战”、“拥政爱民”、“为人民服务”,成了共产党人使用最多的字眼。

    第十六章饥饿的困扰(1)

    《论持久战》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别怕日本的qiāngpào狠,他们的国家小资源少,只要咱们坚持住,小鬼子磨不过咱们;别看鬼子现在凶,他们的人少底气不足,咱们和他拼消耗,最后还是日本受不了。战争虽然艰苦,可是不要慌,一要靠斗志旺盛,二要靠军民团结,坚持住这两条,和鬼子打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就是咱们的!

    “咱们困难,鬼子也困难,豁出命和他们耗上了,看谁熬得过谁!”通过学习máo zé dōng的理论,战士们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不急躁也不慌张。大家看到,许多部队已经化整为零,换上便衣到各地去恢复县大队和区中队;地方组织提出“区不离区,乡不离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