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4 章(第1/4页)  中国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濮集,击毙了十几个伪军官,分区领导就高兴得不得了;可骑兵们都觉得这动作太小,是武工队的把戏,没多大意思。

    三月的一天,部队接到命令:二十一团和骑兵团到滨河地区侦察敌伪作战意图。战士们觉得很奇怪,滨河县是共产党在滑县和长垣县的jiāo界地带设立的一个临时县,地盘很小,派两个主力团去那里侦察什么情况?

    “半截秀才”李大鹏这时候是团部的通讯员,他向刘春雷透露了一个情况:

    头一天,曾团长和况政委去四分区开会,在张国华政委那里遇到几个正在哭鼻子的地方干部。他们是长垣县抗日政府的工作人员,刚刚被guó mín dǎng专员邵鸿基给赶了出来。除了两位女同志,其他的人都挨了板子,屁股都被打肿了。张国华政委还兼任着地委书记,地方上的事情也归他管,看见这个情况十分气愤。曾团长当时也提出要惩治邵鸿基。

    如此说来,这次侦察活动的目的,也许是要找机会教训一下邵鸿基。

    邵鸿基是骑兵团的老熟人了,他原本是guó mín dǎng的南宫专员,是刘春雷家乡的父母官,在冀南的时候就配合石友三搞摩擦,经常和抗日*政权作对。1939年,冀南军民反击石友三,邵鸿基也被打得一败涂地,从此被赶出了自己的辖区,只好扛着河北专员的牌子到河南来继续*。现如今,他的身份是“冀察战区挺进第二纵队司令”,自称是“*专家”,还吹嘘说“共产党的那一套我都懂,都有办法对付”,专门和八路军的主张唱反调。

    于是,骑兵团就开往滨河地区“搞侦察”,二十一团也心照不宣地同时开拔。

    刚到长垣县,就听说邵鸿基的部队出来了,主力赵子安支队进驻大索庄,另一个支队将在小索庄宿营,总共有一千四百多人。这个情报不仅很准确,得来也十分容易。因为邵鸿基根本不知道八路军四分区新来了两个主力团,所以事先派人到村里拉条幅、搭戏台、预备饭菜,大张旗鼓,兴师动众,毫无防备。

    邵鸿基摆在面前了,打不打?大家有点伤脑筋。

    人家邵司令虽然很浑蛋,但毕竟不是汉jiān,而且大小还是个国民政府的专员。先前,军分区领导派部队到滨河县来,明说的只是“侦察敌伪意图”。这“教训邵鸿基”的意思是大家自己猜测的,万一没猜对可怎么办?

    骑兵团和二十一团刚到新地方,该打的仗不打,显得胆小怕事;可要是打了不该打的仗,一见面就给上级领导捅个娄子,那也不好jiāo差呀!

    第十九章惩戒邵鸿基(2)

    二十一团的常仲连团长(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跑来和曾玉良商量这件事。当时,骑兵团有个小电台,可曾团长又觉得不能发电报请示,因为,首长没有明说的事情就是不方便说,硬要问个水落石出,岂不是让上级“坐蜡”吗!

    况玉纯政委想了半天:“还是打吧。反正是打,不打则已,要打就把他打痛!”

    于是曾玉良团长下达命令:“顽军邵鸿基侵犯我根据地,到大、小索庄抢粮食,反动气焰十分嚣张,我们要坚决消灭他!”其他人听了直乐,三四月份,青黄不接的,抢的哪门子粮食?

    大家心里明白,这大索庄和小索庄都有“会道门”组织,邵司令此番大概是想去收编门派、扩大武装。“*专家”邵鸿基一直以来就很惹人讨厌,现在要教训他,战士们都挺乐意的。

    这一仗打得很轻松。

    按照计划,骑兵团收拾大索庄的赵支队,二十一团打小索庄。等战斗打响后再去通知地方政府,免得人家担责任。

    二十一团的侦察队化装成买柴草的,想偷袭搞掉小索庄的岗哨。没想到邵鸿基的兵大多是当地人,不像日本鬼子那么好蒙,八路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