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口大锅对部队开饭有好处。
打下了chā花楼,消灭了日伪军,领导们都很开心,于是就轮流会餐。刘春雷的这口大铁锅和他炒大锅菜的技术立刻就派上了用场,其他连队的人到四连来会餐,觉得四连上菜又好又快,实在佩服,纷纷把刘大厨子连人带锅请去传授经验。于是大刘就从这个连吃到那个连,又从这个团吃到那个团。
缴获九二步兵pào的几个战士只吃了连、营、团三顿庆功宴,可刘春雷却吃了十几顿,搞得几个功臣直犯妒忌,嘀咕说:“嗨,咱们的两门pào还抵不过他的一口锅。”
第二十六章未遂的“成家计划”(1)
1944年11月底,骑兵团奉命归建。
这一次作战出去了小半年,如今要回根据地了,大家都很高兴。当初开拔的时候谁也没想到会离开这么久。回去的路上,连长有点担心放在留守处的一窝小鸡会不会已经成了鸡骨头,指导员却挺乐观地计算回去以后每天能捡几个鸡蛋。
二排长刘春雷很久以后都还记得,在行军途中一个景色优美的傍晚,他们一帮年轻人连长周开树(1948年牺牲)、指导员蔡修仁(1945年牺牲)、副连长王元力(1945年牺牲)、一排长高奎先(1945年牺牲)、三排长赵玉亭(1945年牺牲)……从鸡ròu的烹饪手法谈到办婚宴酒席,最后再讨论到成家过日子,个个兴高采烈。当时,这伙人中只有周开树有对象,大家一边听连长“介绍经验”,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走着走着,快到吃饭时间了,远处的村庄升起了炊烟。王元力说:“你们发现没有,在河北吃饭,端着大碗到处跑;这次到南边去,他们坐在门口吃,把好菜堆在碗口上;而咱们河南这里,家家吃饭关着门,吃好吃孬全看不见。”大家都说:“没错没错。”“有趣有趣。”
正说着,队伍进了村。忽然看见道路两旁蹲满了吃饭的村民,面前又是碗又是碟的,一伙八路都愣了这才出去几个月,怎么当地人吃饭就改规矩了?
原来,各村都成立了村委会,开展减租减息和“讲理运动”。以前,冬天打场垫土、通渠修路都是白干活没报酬的,现在经过协商决定:穷人出力干活,富裕人家管饭,还规定要有四碗(炖菜)四碟(炒菜)。为防止地主耍赖,干活的人都在路边吃饭,由干部们来回检查:“张家的,怎么只有碗没有碟啊?”“老李家的!你家的碗这么小,太抠门了吧!”众目睽睽之下,地主富农也顾及面子,赶紧回去补足补齐,于是碗越来越大,碟子也越来越多……这情形,让路过的骑兵们看得直乐。
1944年底,冀鲁豫边区的面积比1943年扩大了一倍,军区腹地的清丰、内黄、濮阳、范县、观城等十个完整县(包括县城)都已被八路军控制。长垣县和滑县虽然属于敌、我、匪、顽争夺的地带,但这里是传统的豫北粮仓,农业基础好,粮食产量高,老百姓生活能得到保障,供养人马上千的骑兵部队也不成问题。
到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日本鬼子快完蛋了,虽然不能确定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但很多人已经开始考虑今后的生活。一些政治觉悟高的同志还明白“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任务仍然很艰巨”,可更多的人则认为打完仗就可以回家了,于是,找对象就成了很现实的事情。
当时,冀鲁豫八路军找对象结婚虽然也要经过组织批准,但似乎并没有二五八团之类的明确规定。
以前,打游击环境艰苦,年轻女子一般也不愿意嫁给当兵的,特别是像土八路这样又穷又玩命的干法,的确很难成为结婚的对象。但现在不同了,冀鲁豫各地都建立了共产党的政权,八路军的干部战士待人和气,做事勤快,不抽大烟不赌博,没有坏习惯,怎么看怎么惹人喜欢。特别是骑兵团的年轻老八路们,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