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3/4页)  中国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都在忙着洗衣服。只有乘骑军邮队里全是大老爷们,年龄大小不一,穿着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有一天,刘春雷和军邮jiāo通员魏二民在河边清洗装邮件的包裹皮。魏二民是老jiāo通员,1942年反“扫dàng”的时候救过大刘的命。可惜他搞地下工作的时间长了,染上了个抽大烟的坏毛病,所以给人的印象总是不大好。

    这时候,有两个女孩也在濮水边上洗衣服。冬天的河面冷飕飕的,可她们嘻嘻哈哈好像并不在意。听见一个南方口音的说:“你们兵工厂的人真勇敢,成天守着zhà弹也不怕,换了我可不行。”

    第二十七章后方的人们(3)

    另一个回答:“你才是勇敢呢,我到医院里去看见那么多血,还有断胳膊断腿的,都快吓死了。”

    小姑娘唧唧喳喳,弄得大刘和老魏也笑了起来。于是魏二民逗她们:“你们说,这位骑兵排长够勇敢吗?”

    “八路军骑兵是英雄,当然勇敢啦。”

    “那我这个老头子呢?”

    “你……也勇敢。”两女孩看见魏二民嬉皮笑脸的样子,回答得不很干脆了。虽然刘排长介绍说老魏是老革命jiāo通员,可小护士和小军工瞧着老革命的满脸坏笑,总有点半信半疑。

    听说他们是军邮队的,小军工高兴了:“你们能替我捎封信吗?”

    “你有立功奖状吗?有表扬通知也可以。”

    “还没有呢……”

    “赶紧努力吧,有喜报的话军邮队就能帮你带信了。”

    “我有奖状!”旁边的小护士充满了期盼。

    “你家在哪里?”

    “贵州遵义。”

    “哎呀,那可难办了,军邮只能到各个根据地,去贵州可不行。”

    “再等等吧,再打几个胜仗,说不定就能往你家捎信了。”

    虽然最终没有能够寄信,但大家仍然十分高兴,因为这时候,每个人都对即将到来的胜利充满了希望。

    “那是最复杂的时期,那是最单纯的时期;那是最苦的年代,那是最好的年代。”许多年以后,年老的刘排长和吴军工员回忆起往事,依然感慨万千。

    1945年3月,冀鲁豫边区群英大会在濮阳城隆重召开,骑兵团第四连被推举为英雄团体,李树茂作为代表参加了大会。群英会选出战斗英雄、民兵英雄、工作模范、劳动模范及学习模范二百五十八名,八位一级战斗英雄中又有三人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李树茂名列第一。

    《冀鲁豫革命史》中这样记录:著名战斗英雄李树茂,陕西延安人,1921年出生,十四岁参加红军,一人缴获轻、重机qiāng四十九挺,掷弹简六个,步qiāng五百余支,毙伤敌伪顽军七百多名……

    群英大会后,获得表彰的英雄们披红挂彩绕街*,围观欢呼的群众堵得水泄不通。李树茂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英雄行列的最前面,肩上扛着骑兵团荣获的三面奖旗*平原分局授予的战旗上写着“哥萨克骑兵”,冀鲁豫军区授予的旗帜是“艺高胆大”,冀鲁豫行署授予的是“胜利冠军”锦旗。

    刘春雷也得到了“战斗模范”的表彰。由于他当时就在濮阳,所以直接就领取了奖品一只大铁皮杯子。这东西可以用来喝水也可以盛饭,但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帮助大刘养成了刷牙的好习惯。

    其实,刘春雷学刷牙还和另一个人有关。

    群英大会后不久,有一批宣传材料要送到淇县去,由于目的地靠近jiāo通干线,情况比较复杂,刘排长就决定亲自带队。出发的时候,边区文联有个创作员(那时候不叫作家)也要去采访,就跟着军邮队一道走。

    这位文化人二十多岁,笔名叫豆子,真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