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 章(第2/4页)  中国骑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杨芝仑是伪新五军副军长杨明卿的二儿子,素以勇猛好战闻名,有新五军“打将”之称。1941年,新五军和日本人在辉县作战(那时候他们还没当汉jiān),杨芝仑杀得兴起,不听团长的命令,从十八盘阵地一直追到县城,结果被日军一个回马qiāng打得损失惨重。他亲爹杨副军长为严肃军纪,下令把儿子拖出去责打四十军棍。干爹孙殿英听说此事,亲自跑到前线指挥部为义子求情。孙军长说:猛将犯错,情有可原,要打军棍就连孙老殿一起打。这搞得杨副军长无可奈何。

    杨芝仑最后被训斥几句了事,从此打仗更加玩命。不过这一回撞到骑兵团的手上,他算是玩到头了。

    杨芝仑和先锋队被堵在秦辛庄,隔在外面的二十二团其余人马就拼了命地往里冲。骑兵五连李恩波排长把机qiāng打得像刮风一样,好不容易堵住了街口。可这帮家伙真是凶悍,愣是打通了几间民房,狂喊着:“杨营长在哪?弟兄们来了。”他掏洞破墙,又从街上窜了出来。幸亏李树茂早有提防,迅速指挥火力把突破口封锁住。敌人顽强地冲击了几次,尸体堆得像小山一般,最终也没能冲过来。

    这场战斗结束以后,军分区领导专门考察了秦辛庄战场。看见一个突破口,临街的外墙掏出个一人多高的洞,墙根下的血浆积了有半尺深;破洞外侧四周弹痕并不多,但里面的内墙却被打成了筛子,弹头摞弹头,密密麻麻。这说明当时机qiāng实施jiāo叉shè击的时候,子弹全是从洞口灌进去的,在如此火力下,敌人有多大能耐也冲出不来。

    大家惊叹骑兵团shè手的水平,张国华政委也评价说:“这样的shè击精度,说明大练兵是有效果的。”

    第三十章全歼二十二团(2)

    孙殿英二十二团一营终于被骑兵团二营打趴下了。六连、特务连和团部也从秦辛庄北面进了村子,敌人争夺村庄无望,掉头撤退。

    李庭桂政委一进村。就把李树茂喊来训话:“杀俘虏是怎么回事?你是怎么执行政策的?”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快就打了小报告。二营长吕兆清也是刚进村,刚开始莫名其妙,等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叫周开树代理指挥四连,留下李副营长挨骂。

    这时候,三营已经按计划向滑县县城方向机动。这个迂回的目的,一是截断敌人退路,二是防止县城敌后续部队的接应。可是,等团领导们爬上房顶拿望远镜一看,发现伪二十二团并没有向滑县退,而是转个弯朝浚县方向去了!这样一来,三营的机动就失去了意义。

    一营看见伪军开始撤退,三个骑兵连就排成“品”字突击队型展开进攻。在一般情况下,骑兵冲击败退中的步兵并不困难,可这一次却怪了:骑兵一冲锋,二十二团就摆出个大方阵,用密集火力还击,逼得一营向左右两侧闪开;骑兵让开路,二十二团就接着跑。搞了两三次都是这样。一营冲不进去,又不能放弃,只得在前后绕着放qiāng,伪军则埋头赶路。

    敌人受挫之后不回老窝,反而舍近求远向浚县撤退,是不是浚县日伪增援已经出动了?团领导十分紧张。

    就在这时候,高陵县大队跑来了,民兵们在阵地上守着没事干,又知道骑兵这边正打得欢,就跑了十几里路过来帮忙。李政委和万副团长一看见他们就急了:你们县大队这时候离开阵地,要是浚县援军来了怎么办?要是滑县和浚县的敌人会合了怎么办?要是姜庄敌人趁机往外突围怎么办?

    可这时说什么也没用了,县大队的人马已经四下分开,抓俘虏的抓俘虏,救伤员的救伤员,忙得不亦乐乎。即使叫他们回阵地去,一时半会儿也收拢不了。

    既然如此,只好由高陵县大队接管徐营和秦辛庄,骑兵三营立即折回姜庄阵地,防守赵户村一线。二营的两个连再度投入战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