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的软件。”
洪钧沉吟了一声,又接着问:“几家的投标价都怎么样?”
电话里传来一阵细细索索的声音,肖彬打开他刚才记下数据的纸片,念着:“按投标价从低往高排,嘉合系统排在第二,创兴伟业排在第三,前面是一家投科曼产品的公司,他们报的总价最便宜,泛舟公司排在第六,后三家就都是投ICE的了,也是价格最高的三家。”
洪钧径自喃喃地重复着:“二、三、六……”忽然回过神来,想起肖彬还在电话上呢,就赶紧说:“没有宣布有谁的标书被废标吧?挺好,二、三、六,咱们的阵势不错。没事了,你回公司吧。”
洪钧挂了电话,还在重复着“二、三、六”,很快就又沉沉地睡着了。
接下来的几天,普发集团一直在热热闹闹地评标。在开标当天,韩湘就被金总直接点将,“空降”到专门成立的“普发集团现代企业管理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当了常务副组长,金总挂了个组长的虚名,由韩湘负责具体工作。开标当天的下午,韩湘就率领评标小组的十多个人,几辆车浩浩dàngdàng地开到京北小汤山的一个度假村开始封闭式的评标了。
评标小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技术,一部分负责商务。负责技术的由姚工牵头,除了普发自己的人,还包括几个从外面请来的专家,北京这地方精英荟萃,那么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外脑”多的是。商务部分由韩湘本人牵头,人数也不多,都是普发自己的人。
普发忙活开了,洪钧这里倒平静了下来,甚至显得有些清闲了。洪钧给范宇宙打过一个电话,问他为什么最后一刻决定以泛舟公司的名义来投维西尔的软件,而没用泛舟来投ICE。范宇宙打着哈哈,说自己其实没考虑那么多,最后关头慌乱之间就这么投了,反正三家公司都是他自己的公司,没什么区别。范宇宙倒是兴致勃勃地邀请洪钧一起吃个饭,说头一次给洪钧打电话就提过,结果洪钧没给面子,现在已经这么熟了应该可以了吧,最后还专门提到也请洪钧把菲比约上一起来,他这最后一句话让洪钧下决心再一次地推辞了。
洪钧几乎每天都会在晚上和姚工通一次电话,聊聊评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姚工是真心希望洪钧和维西尔能赢得这个项目,因为他觉得这样才能保证项目获得成功。洪钧曾经都担心姚工的倾向xìng太明显,明显的倾向xìng反而会让他的影响力打折扣,但很快洪钧就放心了,姚工其实很老练甚至是狡猾。洪钧想,这大概和姚工喜欢历史有关吧,他看了那么多尔虞我诈的东西,虽然不齿,但也学到几分了。
洪钧没有主动给韩湘打过电话,倒是韩湘每隔一两天就会打过来一次,虽然韩湘每次都说洪钧可以随时和他联系,但洪钧还是想缓一缓,他不想让头一次cāo办这么大项目的韩湘感到洪钧在给他压力。
一个多星期以后,评标结束,评标小组也就结束了在度假村里的甜蜜舒适的日子,回到各自岗位上去了。
圣诞前夜,快下班的时候,洪钧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洪钧接起来,原来是韩湘又打来了。
洪钧刚问候了一声,韩湘已经直入正题:“洪钧,下午刚开了总经理会,主要商量了软件项目的事。”
洪钧的心跳立刻加快了,所有的神经都紧张起来,他立刻坐直身子,但语调仍然很平静:“哦,是嘛?有什么可以稍微透露一下的?”
韩湘的思路一向很严谨,表达也很周密,他不紧不慢地说:“我先汇报了评标的情况。是姚工整理的技术部分评标的结论,投你们维西尔的那三家和投ICE的那三家,技术部分都没什么问题,当然标书其实都是你们和ICE这些原厂商写的,投标商都是在上面加了个壳儿。你们两家的技术方案都写得很不错,ICE的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