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获得尊重的需要:要求别人赞扬和认可的需要。
(5)充分发挥能力、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与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
心理学家认为,为工作而工作的人,很少有机会获得第4种和第5种人类需要。由于他们的生命需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或多或少的,他们失去了部分的生命乐趣。
该用什么语言赞美第三种工人呢?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了他们足够的尊严,和实现自我的满足感。他们不仅真正体味到了工作的乐趣、生命的乐趣,而且他们才是最优秀的员工,才是社会最需要的人。
工作是什么?翻开各国的权威字典,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解释几乎如出一辙:工作是上帝安排的任务;工作是上天赋予的使命。这种解释虽然带有太多的宗教色彩,然而,他们却传达出了一个共同的思想: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是违背上帝意愿的人,他们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我们的工作能够引导我们逐步接近那种能充分表现我们的才能和xìng格的境况,这样的工作应该就是最令人满意的工作了。人生只有一次!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或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上天赋予的技能,将身心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匀称、和谐和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在那个方面付出毕生心血。
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感、表达自我的机会、个人使命感以及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了那个人。
因此,美国前教育部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或许在过去的岁月里,有的人时常怀有类似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人的消极看法,每天常常谩骂、批评、抱怨、四处发牢骚,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丝毫激情,在生活的无奈和无尽的抱怨中平凡地生活着。
不论您过去对工作的态度究竟如何,都并不重要,毕竟那是已经过去的了,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您未来的态度将如何?
让我们像第三种工人那样,为拥有一个工作机会而心怀感激,为生命的尊严和人生的幸福而努力工作。
薪水算什么,要为自己而工作
也许是亲眼目睹或者耳闻父辈或他人被老板无情解雇的事实,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将社会看的比上一代更冷酷、更严峻,因而也就更加现实。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jiāo换,仅此而已。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曾经在校园中编织的美丽梦想也逐渐破灭了。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宁愿少说一句话,少写一页报告,少背一个行李,少走一段路,少干一个小时的活……他们只想对得起自己目前的薪水,从未想过是否对得起自己将来的薪水,甚至是将来的前途。
某公司有一位员工,在公司已经工作了10年,薪水从不见涨。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内心的郁闷,当面向老板诉苦。老板说:“你虽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你的工作经验却不到1年,能力也只是新手的水平。”
这名可怜的员工在他最宝贵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