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3/4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是值得的。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所换来的果实,将更为甜美。

    成熟模式图:成长三阶段

    本书所提出的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一气呵成的。借着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由依赖而独立,再由独立进而互赖。

    人类在幼年时期必须完全仰赖他人,经由长辈的引导与养育而成长。但随着光yīn的流逝,我们日渐独立。生理、心理、情感与经济能力等方面,都不断成长,直到有一天终于能够完全自立。

    但这并不表示成长就到此为止。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我们可以体会宇宙万物唇齿相依的关系。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整个大自然共享着一个生态体系,个人无法离群索居。大凡人类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都与人际关系有关,就是明证。

    由婴儿以致于chéng rén,是人生必经的历程。只不过成长涵盖许多层面,例如生理上发育完全并不意味着心理或情感同样成熟。相同地,生理上有缺陷,也不代表心理不成熟。

    所谓“成熟模式图”(maturity continuum),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依赖(dependence)期:围绕着“你”这个观念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事情若有差错,我便怪罪于你。

    ●独立(independence)期:着眼于“我”的观念我可以自立;我为自己负责;我可以自由选择。

    ●互赖(interdependence)期:从“我们”的观念出发我们可以自主、合作、统合综效,共创伟大前程。

    依赖心重的人,靠别人来完成愿望;独立自主的人,自己打天下;互赖的人,群策群力以达成功。

    如果生理上无法自立,例如身体有残缺,便需要别人的帮助。假使情感不能独立,价值观与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个人便失去价值。若是知识上无法独立,就得依赖旁人代为思考,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

    相反地,生理上独立的人可以畅所yù为;心智上独立的人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兼具抽象思考、创造、分析、组织与表达的能力;情感上独立的人能够肯定自我,不在乎外界的毁誉。

    由此可见,独立比依赖成熟得多,不过独立并非个人成长的极致。只可惜当前的社会价值观将独立奉为圭臬,大多数励志修身的书籍与文章都过分强调独立,仿佛沟通、团队精神并不重要。其实这多半是对依赖观念的矫枉过正,为避免受制于人而反抗。

    第一部分 重新探索自我诙 七个习惯概论(中)

    至于互赖的观念则经常受到误解,很多人把它跟依赖混为一谈,无怪乎我们往往见到有人为了自私的理由,抛弃妻子,不负责任,却都假借独立的名义。

    有些人虽宣称要“摆脱桎梏”、“追求解放”、“坚持自己的权利”、“做自己的事”,其实这种行径正暴露出若干摆脱不掉的依赖心理,他们情愿让他人的缺失左右自己的情绪,或是总把自己的遭遇怪罪于外界的不公平。

    当然,我们所处的环境的确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依赖心态是个人成熟与否的问题,与环境无关。即使客观条件再好,有人永远是扶不起的阿斗。

    拥有真正独立人格的人,能够事事主动积极,而非受制于人。这种境界的确值得追求,但并非圆满生活的终极目标。

    只重独立并不适于人我息息相关的现代生活。一个人若缺乏互赖观念,难以与人相处共事,充其量只能独善其身;永远无法成为出色的领袖或团队的一分子,也不会有美满的家庭、婚姻与团体生活。由此可知,个人无法离群索居,想要独自追求圆满人生,无异于缘木求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