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3/4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为什么可以这样对待员工?”

    “因为他们是我雇来的。”

    “原来如此。请问你的员工是否忠心耿耿、勤奋工作?流动率大不大?”

    “别开玩笑了,现在根本找不到好帮手。人人都想请假、兼职、跳槽,对公司毫不在乎。”

    像这种只重金蛋的态度,实在难以激发员工的潜能。眼前的盈余固然重要,但却不应凌驾一切之上。

    过分重视产出,会破坏健康、耗损机器、降低银行存款及危害人际关系。但太过维护产能,就如同一个人每天长跑三四个小时,满以为可以因此多活10年,但不知其实正在透支生命。又好像有些人,不断念书却从不事生产,只知坐享别人的金蛋,永远不敢面对现实世界。

    惟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效能。虽然你常会因此面临困难的抉择,但这的确是效能原则的精髓所在。日常生活中,足以印证这个道理的例子俯拾即是。譬如你是否曾因想多做点事情,熬夜不眠,结果却弄得精疲力竭,甚至身体不适?反之,若是好好睡一觉,则第二天精力充沛,可以做更多的事,并准备迎接一天的挑战?

    或者,有时别人虽屈服在你的压力下,你的内心却仍感到空虚。这时候倒不如开诚布公,努力经营人际关系,反而能赢得信任与合作。

    产出与产能平衡是有效xìng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是灯塔,也是本书阐述的七个习惯的基础。

    第二部分 个人的成功:从依赖倒独立第三章 习惯一:积极主动(一)

    个人愿景的原则

    人xìng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消极选择反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

    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厌或具侵略xìng,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美国文学家及哲学家

    现在请尝试跳出自我,把意识转移到室内屋顶的某个角落。然后以客观的角度,观察你阅读本书的情况。你能够把自己当作一个不相干的人来观察吗?

    再换个方式,想一想现在的心情如何,你能够用语言形容吗?

    接下来,请检讨心智是否反应灵敏,是否正在为这个实验的目的而纳闷。

    以上这些都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而动物则缺乏这种自觉(self-awareness),也就是自我觉察的能力。这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以及能够不断进步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能从经验中汲取教训,并且改善习xìng的根本缘由。

    凭借自觉意识,我们可以客观检讨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我们的“自我思维”(self-paradigm)。所有正确有益的观念都必须以这种“自我思维”为基础,它影响我们的行为态度以及如何看待别人,可说是一张属于个人的人xìng本质地图。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将心比心,我们也就不难体会他人的想法。否则难免会以己之心度人之意,以致于表错情会错意。幸好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使我们能够检讨自己的自我思维究竟确实发自内在,还是来自社会的制约与环境的影响。

    社会眼中的我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惟一想象来自“社会眼中的我”(social mirror)依照时下流行的价值观以及四周人群的看法来衡量自己,那么所看到的景象就仿佛是从哈哈镜里反shè出来的自己。

    “你从不守时。”

    “你为什么不能保持整洁?”

    “你准是一名艺术家!”

    “你真能吃!”

    “我不相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