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要杀,你今却又做人情。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亲,便又思量阿舅、丈人。”李逵这话说得充满了醋意。可见杀扈太公一家,一方面是因为李逵嗜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宋江要娶扈三娘的谣言所刺激的。
李逵同宋江的另一次剧烈冲突也是与宋江和女人有关,宋江为了寻求招安就到东京走李师师的门路。李逵这样的人当然上不了台面,所以就安排在外看门,宋江则和柴进同李师师喝酒。李逵见宋江同美女喝酒,心中发怒就借题发挥砸了李师师家,大闹东京。梁山一干人只得逃出东京。回途中李逵在刘太公庄上得知刘小姐被自称宋江的人劫走了,于是李逵更受了刺激,不分青红皂白,也不问清事实真相就去找宋江理论。李逵的反应极为过激,直奔忠义堂,一斧子砍倒杏黄旗,撕碎“替天行道“旗,拿着斧子就奔向宋江。这样的冲突恐怕梁山有史以来除了火并王lún从来没有发生过。燕青解释宋江不是这样的人,李逵不信说:“我见他在东京时,兀自恋着唱的李师师不肯放,不是他是谁?“,宋江自己说没有作案时间,李逵还是不信: “哥哥,你说甚么鸟闲话!山寨里都是你手下的人,护你的多,那里不藏过了?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yù的好汉,你原来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李逵的这段话说得实在太重,李逵这辈子可能也就是绝无仅有的这么一次这样对宋江说话。可见所收的刺激。对李逵来说,宋江哥哥就是他的xìng命,是绝不允许同女人接近的,一旦看到宋哥哥要有女人了,李逵就会发狂,就会不受自己控制的冲动起来,乃至要和一生敬仰崇拜的宋哥哥拼命。这完全是爱到极点一种变态的反应。犹如程蝶衣在段小楼成婚的那一晚的反应。
宋江对李逵对自己的这种情感是理解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宋江要在自己服下dú酒后把李逵也dú死。梁山花了这么大的代价终于漂白了。宋江和其他兄弟们也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不大不小的官,就算死了这顶官帽子还是保留着的。按宋江的话说就是“我死不争,只有李逵现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jiān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宋江深深地明白李逵对自己的感情,要是一旦知道自己被dú死,李逵肯定会重新走上黑道,尽一切力量报复,这样梁山辛辛苦苦了半天花了巨大代价受招安漂白成功就会前功尽弃。对宋江来说,他不死他还能控制李逵,但他死了,李逵为了为自己报仇,恐怕无人能够控制得住。为了自己身后的清名(或是那顶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官帽子),宋江终于临终对这位忠心耿耿的兄弟厚黑了一下,把政府给自己的dú酒分给了李逵吃。因为宋江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做,这个铁牛小老弟都会心甘情愿的。果然,当宋江告诉李逵因怕他造反而给他服了dú酒后,李逵流泪说:“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对李逵来说与宋江同日死,未尝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
李逵的一生是同宋江紧密联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宋江就没有李逵。李逵的一生可以说同梁山一样,成也宋江,败也宋江。
人物九、石秀故事 - 从底层打拼出来的黑道大哥
(一)初遇杨雄
石秀家原是金陵建康府(现在南京市)的一个屠户,后来随叔叔到北地倒卖马匹,不巧叔父中途病死而生意亏本,于是石秀就流落到蓟州(今河北蓟县),靠打些零工卖柴为生。石秀的出身在梁山众人中,可以说是比较低微的,相当于现在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的民工,可以算是当时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长期底层生活的艰辛,使得石秀磨练得非常成熟老练。虽然年仅28岁,也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