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五。既是奴仆出身,在北宋这个比较看门第的社会里,就大打折扣了,因而只在风月场上得了个“浪子燕青“的称号。从浪子这个绰号来看,燕青应该是个曾使无数女孩伤心的风流小乙哥。
从燕青的这身本事来看,卢俊义对燕青是基本上当儿子来养的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奴仆。时年燕青24岁,卢俊义32岁。卢俊义虽然只比燕青大8岁,但燕青对待自己这个主人,一直是像看待父亲一样。甚至直到了梁山聚义,卢俊义同燕青结为兄弟,一个是二哥,另一个是36弟,燕青却从未在任何场合无论公开还是私下称呼过卢俊义为“兄长“或“哥哥“这个梁山通用的称呼,而是一直沿用自己从大名府时代就带来了老称呼“主人“,这个称呼一直到燕青脱离梁山系统都没有改变过。可见燕青的忠心和对卢俊义的感情了。
(二)救主
话说梁山为了拉卢俊义上山,由吴用设了个局,装成算命先生骗卢俊义说,有百日血光之灾,要卢俊义到东南千里处也就是梁山的附近去避祸。无斋主人对梁山的这位军师一直是颇有微词的,认为他的计谋常常漏洞百出,大部分情况下是侥幸成功。吴用此人基本就是“无用“,小事精明大事糊涂。那么梁山上谁是大事小事都精明的人呢?无斋主人以为,首推这位燕小乙哥。
且看小乙哥是对待吴用的这条所谓妙计是如何反应的,“主人在上,须听小乙愚言: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从梁山泊边过。近年泊内,是宋江一伙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了去。休信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做yīn阳人,来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到敢有场好笑。”虽说李固和贾太太都劝卢俊义不要前去,但他们的观点都是算命的不可信上面,而唯独燕青把吴用的所谓妙计给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连算命先生是梁山的人,这是梁山的一个局都猜到了。一方面说明了燕青的头脑清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吴用的计谋的拙劣。要是卢俊义接受燕青等人的建议,吴用等人岂非白忙一场。若卢总再让燕青看一下墙上的藏头诗,恐怕小乙哥一眼就能识破。江湖上的这些伎俩,哪一样小乙哥不精通,吴用能瞒过卢老板,却未必能瞒过燕总裁助理。
卢俊义刚愎自用一定要去泰安州避祸。于是燕青建议自己跟着去,“小人靠主人福荫,学得些个棒法在身。不是小乙说嘴,帮着主人去走一遭,路上便有些个草寇出来,小人也敢发落的三五十个开去。留下李都管看家,小人伏侍主人走一遭。”可惜卢俊义没有同意。若是卢总带燕青助理而不是李固财务总监前去,结局必不会如此。且不说以燕青的精明机智,加上卢俊义的武勇,梁山是否能如此轻易擒获卢俊义还在未知数,就算梁山擒获卢总,以燕青的忠心,梁山也没有办法用对付李固的办法对付燕青。
结果卢俊义被梁山所擒,吴用并利用李固的贪心,先行放他回去,而同时诱李固去告卢俊义勾结梁山,并主动提供证据让李固做成铁案。李固回北京后果然出首告了卢俊义,并伙同贾太太谋夺了卢氏集团的产业,忠于卢俊义的燕青自然会有异议。于是已谋夺了卢氏集团总裁位子的李固就出了狠招将燕助理解雇,并利用卢氏集团的强大背景,不许别人收留燕青,否则就告那人。从这儿可见卢总手下的左膀右臂矛盾还是很深的,否则李固大可以怀柔一下燕青这个人才,虽说燕青不一定会接受李固的好意,但李固实在也没必要把事情作得那么绝。
燕青走投无路时还挂念着卢俊义,想去梁山投奔卢俊义,又怕卢俊义万一回来了中了圈套。何况李固所说的是真是假还难说。所以宁可自己行乞为生,也要在北京城外候卢俊义。想想几天前还是出入高级酒楼饭馆的风流小帅哥卢氏集团的总裁助理,现在竟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