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5 章(第3/4页)  黑话水浒-梁山的黑帮岁月与江湖法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整部水浒来看,施大爷对北宋的官制的了解基本上是一塌糊涂。他老人家所犯的低级错误很多。比方说梁山平定田虎、王庆之后,宋江被封为“为保义郎,带御器械,正受皇城使”,卢俊义被封为“宣武郎,带御器械,行营团练使”。根据宋史职官志,皇城使相当于武功大夫,正七品官,而保义郎仅为正九品、武散官第49阶。根据宋代官员的叙迁制度,从保义郎要爬上个十多级才能到武功大夫(皇城使)这一级。卢俊义的团练使是从五品官,在宋代算相当高的武职,宣武郎则不见于宋官制中,但既然是个“郎”,级别肯定要低于“大夫”,从最低的武义大夫到武功大夫大约要爬六七级,而从武功大夫(皇城使)要爬到团练使,大概又是10级左右的样子。从常理上讲卢俊义的官职也不应高于宋江,显然施大爷在这里是闹了个大笑话。最后平定方腊后,宋江被封的是“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而卢俊义却是“武功大夫”,武德大夫低武功大夫一级,最多就是个正团级级别,而安抚使是个实差遣,兼管一路军政,本身就包含兵马都总管的职位,按职能相当于副省部级文官兼正军级军官。这里施大爷又闹了另一个笑话。

    如果完全用宋史职官志来考据水浒人物的官职,难免又有些不妥,因为可能会背离施大爷写书时的真实想法。而且有些官职根本就查不到,比如提辖、制使、都统领。再说施大爷基本上是把官、职、差遣混在一起的,常常只给出了一个,也不管是官名还是差遣。比如说施大爷把团练使置于都监之下,其实两者一个是官名,另一个是差遣,毫不相干、也没有上下级关系,团练使本身就可以兼都监这个实差。本部闲话水浒是一部游戏文章,而不是研究宋代官制的学术文章,所以将照施大爷的样子,把官、职、差遣等混在一起戏说为主。基本上是根据水浒的具体描写,再参考宋史职官志而写的个人理解,只求自圆其说。

    要考察当时的官制,先必须介绍一下今时的体制。国家领导人以下,总理,副总理级,下面是大军区级,省部军级,地司师级,县处团级,乡科营级。我国恢复军衔制后,根据199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共设3等10级,从上将到少尉,所对应的级别为:

    上将:军委委员以上,各总部首长,及正大军区级。

    中将:副大军区级

    少将:正军,副军级   (省部级)

    大校:正师级         (地市司局级)

    上校:副师级(正旅)

    上校:正团级(副旅) (县处级)

    中校:副团级

    少校:正营级         (乡镇科级)

    上尉:副营级

    上尉:正连级         (股级)

    中尉:副连级

    少尉:正排副排

    水浒上也出现过的官职的次序为:

    1)第12回,梁中书大名府曾带文武官员出场,排列次序是都监(闻达、李成),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正牌军(当时索超的位置)、副牌军。

    2)宋江清风寨一节,秦明的统制(兵马总管)高于黄信的都监、高于花荣的知寨。

    3)武松孟州一节,张都监高于张团练。

    4)呼延灼征讨梁山时,呼延灼的都统制应该高于韩、彭两位团练使。

    5)关胜征讨梁山一节,关胜的领兵指挥使应高于原来的蒲东巡检司和宣赞的衙门防御使。宣赞的防御使要远高于蒲东巡检司。

    6)梁山受招安后的第一次封官,宋江的皇城使应不低于卢俊义的团练使,虽然正史上正好相反。我们还是取水浒为准。

    7)梁山平定方腊后的大封官,宋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