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第1/4页)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般妙意少人知。

    尊者游方行化时,尝寄宿于念佛人家,窥见其家神座上供养一尊金佛,渡当此时,不知yù假此昭异于人,不知yù利此私惠于已,一旦出其不意,乃窃之而去。家主回看座上金佛不见,相疑议曰:“窃金佛者,匪伊异人,必寄宿杯渡也。”蹑其后而追之,果见杯渡手抱金佛,缓步而行,失主拍马迫之不及。失主曰:“疾驱不如缓行,此必神人,非亡赖之流也。”及至孟津,果不负桴筏,亦非乘风,便惟浮杯渡之,其疾如飞,失主始信曰:“彼窃像者,非为利也,以俗辈不知其异,故冒不洁之名,使人知其得道不凡也。”遂望杯百拜而回。有诗为证:

    盗窃金神缓步行,追之不及有通灵。

    乘杯渡水如飞轮,始信渠非亡赖群。

    尊者东游吴郡。一日,途中遇钓鱼渔翁,即向前问渔翁乞鱼。渔翁不谓其出家人不宜食鱼,不以中无鱼而吝于与,当尊者乞时,惠然以一尾施之。尊者得鱼,当渔翁前手弄反复,鱼儿于困不舒矣,及投水中,鱼复悠然而逝。及渔翁把钓江中,巨尾、细鳞、不用命者,其贪其饵而吞其钓。行江泽中,遇网师打鱼,尊者亦从之乞鱼,网师噌而骂曰:“出家人持斋把素,每食无鱼,今从我乞色,是名芳而行秽也。此江乃往来必由之路,假饶行脚僧人人似你乞鱼,我一日安得有许多鱼应其乞也。”竟不与之。尊旨见其不与,当时只拾二石子掷在水中,俄而水中有两头水牛斗入其网,网即破败,牛即不复见。此时网师来觅尊者,尊者隐遁不见,始悟彼非乞鱼,特试吾心耳,悔怨久之。

    钓翁乞鱼:

    钓翁惠与一鲜鱼,翻弄多回困未舒。投水然而逝也,市中村酿广鱼沽。

    网师乞鱼:

    行至江遇网师,乞鱼不与谇而呼。水牛斗破罗鱼网,物与工夫事事虚。

    尊者行化至广陵,遇见村舍李家有人阅斋宅舍,乃直入斋堂而坐、以所负芦置于中庭。李视中所有,惟一破衲及一木柄而已,李自举其不胜,唤数人举之亦不胜。李心知其异,敬请在家中内讲经说法。尊者在李家供侍一百日。异香飘闻,合境众人曰:“常时行化僧,也有从此直去者,也有羁留在此为众生普济者,不下千百。芳名流落人间有之,膻行番待万代有之,未有若此僧经月异香馥馥如此。古有香孩儿、宁馨儿,此僧意者诉香如来也。”合境众信群群然尊敬之。有诗为证:

    芦负荷入斋堂,柄衲双双内藏。

    李氏延为供侍客,异香飘散百家芳。

    尊者一日出外,至晚不返,李敬重之心始终如一,候之二日不回,令人觅之不见迹。次日,忽有人报云:“适见渡和尚在比岩下,就地敷一破袈裘,晏然而寂,渡前后座皆莲花,异香逼人。”李往观之,果晏寝宛然,呼之不醒,问之不言,越一夕而萎。李知其圆寂,遂用棺衾厚礼殡之。数日后,有人从北方来云:“途中遇渡,见其负芦望鼓城而去,李异之,启棺视之,不见渡遗骸,惟存靴履而已。有诗为证:

    比岩晏寂馥莲生,李用棺衾殡厝僧。

    数日北来有人遇,启棺留下履化解。

    振铎罗汉第十二尊

    普化尊者,未详名姓,亦未知何许人,从何时出家,从何师得道,俱失于查考。但尊者为人,不拘绳检,放dàng于礼法之外,尝提化街中,佯狂无度,手中执持一铎,凡见人无高下,只振铎一声,乞求施予。时人见其所为如此,有似木铎劝化者然,故遂号普化和尚,尝居止无垢庵,作为证悟之言曰: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便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

    非明亦非幽,无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