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1/4页)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队几万人马辎重随后就到,没有桥就等于束手待毙。杨勇的右路大军、陈锡联的左路大军已经渡过汝河到达淮河附近。跟随在他们后面的刘邓首长和指挥部马上就会赶到这里,若因无桥渡河,整个南下大军就将失去指挥中枢,陷于群龙无首的险境。桥,已经成为连接南下战略成功与失败的中间链条,一条脆弱而坚韧的链条。

    架桥,一切为了架桥!pào弹zhà起的水柱劈头盖脸打过来,工兵们一抖肩,一甩头,照干!一排战士倒下了,立刻又冲上来新的战士。

    敌人对于架桥的认识并不逊于我军。架桥,反架桥,原本波光粼粼的汝河顿时血ròu横飞,硝烟弥漫。

    经过殊死战斗,直到日头偏西,先遣队才架起一架浮桥。也就是十来分钟的功夫,几乎贴着河面轮番轰zhà的飞机丢下的zhà弹就把浮桥zhà坍了。工兵们从附近村子里扛来门板、芦苇等,再架好桥,又zhà,zhà了再架。天擦黑时,敌机飞走了,汝河暗红的水面上终于稳稳地出现了一架浮桥。浮桥下游一侧,牺牲战士的尸体顺流而去……

    ------------

    狭路相逢勇者胜(2)

    ------------

    河南岸是guó mín dǎng第85师吴绍周部,全师一字摆开,似一座大山,堵住了通往大别山的去路,上级命令要把刘邓阻击在汝河北岸,就地全歼。

    天黑透了,肖永银站在夜风里,对岸的火光映红了他的脸。南岸河那边火光连天,pào声隆隆,连绵15余公里,村村被放了大火,房子、草垛在燃烧。村边的树也一律被砍倒,架起了鹿砦。

    吴绍周准备死堵了。

    下一步怎么办?新的敌情已经上报,还没有得到指示。打过去?摸不清敌人的底。等?如果敌人继续增兵,布好防务,天一亮处境会更加险恶。难道南下大军就这样被阻遏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已接近深夜12时。夏夜短暂,再过一会儿,天就大亮了。在肖永银30年的记忆里,没有再比现在更紧急的时候了。压在他肩上的不是一个旅、一个纵队,而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命运。

    突然,有人惊呼:“刘邓首长来了!”

    肖永银蓦然转身,看到刘伯承魁梧的身影出现在夜幕之中,身旁是邓小平和李达。

    肖永银感到冲头的血压呼地降下来。

    刘伯承、邓小平、李达,还有纵队首长、第18旅、第16旅的首长们挤在离汝河100米的第18旅的指挥所里。这是一间低矮的小草房,昏暗的油灯闪烁不定。薄薄的草墙外,qiāng声大作,pào弹轰鸣。

    “情况怎么样?”刘伯承望着肖永银。

    肖永银简要地做了汇报。

    邓小平对李达说:“打开地图,先把总的形势告诉他们。”

    地图在油灯下展开了。

    听了李达参谋长的介绍,大家才更加弄清敌情的严重。敌人正以十几个师的兵力,从背后向我追击。现在,敌人第58师、第48师等3个整编师距离我们只有25公里,明晨8时前就会赶到;我军正面则有敌第85师挡住去路。敌人的企图是想拉住我军主力,在洪河、汝河之间与我决战。目前情况正是前有阻师、后有追兵,千钧一发,万分险恶。

    参谋进来报告:“尾追的敌先遣队已经和我后卫部队接火。”

    灯苗忽地跳了一下。

    刘伯承抬起头,扶扶眼镜,缓缓地说:“情况就是这样,如果让后面的敌人赶上,把我们夹在中间,不但影响整个行动计划,而且会使我军处于不利地位。我们要采取进攻手段,从这里……打出一条通路。”

    刘伯承说到这里,用手在地图上狠狠地一划,目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