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6 章(第4/4页)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座椅背上,望着窗外奔腾的铁流,感慨万千,眯缝着眼睛,嘴里轻轻地吟诵着诗句: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

    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员,

    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

    吉普车,美蒋运输来。闪闪电灯红似火,

    ……

    “好诗!”邓小平笑了,“陈司令员,你应该当诗人,古词、新诗、民风熔为一炉,别具风格。”

    陈毅谦恭地说:“过奖了,将军诗人古来有之,岳飞的《满江红》气势磅礴,曹cāo的《蒿里行》把汉末动乱年代人民的苦难描述得淋漓尽致。”

    邓小平说:“我不懂诗,可是我更喜欢曹cāo的《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求贤如渴。只可惜,中国历代皇帝只爱诗词歌赋,不爱科学。”

    陈毅有所同感:“是呀,这就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落后于世界之林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是属于人民的,一旦我们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这个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古国就会兴旺起来!”

    邓小平满腔热情地说:“这个日子不会太遥远了,从当年我们一起在巴黎公社旗帜下宣誓,到现在这场决战,中国革命已经走过了艰难的历程,我相信这场淮海大战就是新中国的奠基之战。”

    陈毅越发感慨:“‘三十功名尘于土’,我们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人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每一步都要用血的代价去换取。”

    邓小平一阵沉默,望着车窗外茫茫夜色若有所思地说:“是呀,我在动员会上说过,破釜沉舟,在所不惜。为了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原野战军付出最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友谈古论今,吉普车载着笑语在月夜里飞驰。突然,车灯前猛然闪出几个战士招手拦车。驾驶员将车猛地刹住,伸出头来,冲着拦车的战士发起火来:“干什么?也不看看是谁的车?”

    陈毅和邓小平一起走下车来,和蔼地询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有事吗?”

    原来,战士们看到灯亮,还当是来了辆大卡车呢,这时才看清是辆中吉普,坐有两位首长,心里不免后悔,显得十分不安。停了一会,有位班长胆子稍大点,上前敬礼,说道:“首长,打扰了,我们只看到灯亮,不知是首长的车子,我们连长打开封时负了伤,但他坚持要和我们一起行军,路上晕过去几次,我们几个照顾连长掉了队,怕追不上队伍,这才……没想到耽误了首长……”

    ------------

    淮海战役的qiāng声打响了(2)

    ------------

    陈毅的目光朝战士肩上扫去,见他肩上趴着一位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