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军队在各次战斗中的表现不尽相同:一些人由于对苏联政府不满,乐于投降德军,并将其视为一种解放;另一些人则宁死不屈,血战到底。
苏联所有男女青年都要接受医疗和军事方面的训练,这意味着军人在入伍前就已经接受了超前的军事训练。1941年6月27日,共青团员被动员入伍作为“政治士兵”,最终成为袭扰和瓦解德军后方的游击队的中坚力量。
乌拉!乌拉!
对于德军士兵来说,听到敌人大声地喊着“乌拉!乌拉!”看到这种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拿着刺刀冲锋杀敌的情景,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对于苏军指挥官来说,手下这种全副武装、慷慨赴死的士兵似乎源源不断,根本不必考虑他们的代价。据苏军一些老兵回忆,在这种近乎自杀式的、潮水般的进攻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员配备有武器。那些没有配备武器的士兵,则被告知去捡拾战场上死伤战友遗弃的武器。苏军人潮向前冲锋,爬过战友们的尸体,前赴后继。
在德军34型机qiāng的扫shè下,大批身着棕色军装的苏联士兵应声倒地,但那些没有被击中的仍然殊死拼杀,继续向敌军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这样的场面令德军既震惊又佩服。
一名负责cāo作37毫米口径反坦克pào的德军pào兵回忆,他所在的pào兵组在战斗中击毁了一辆旧式-26型坦克,“正当我们向这辆-26型坦克靠近时,一名受了伤的、挂在pào塔上的苏军士兵仍然从上面向我们shè击。他在坦克被摧毁时失去了双腿,被挂在pào塔内侧。即便是这样,他仍然在用手qiāng朝我们shè击!”
在布列斯特要塞,德军认定一辆苏军轻型坦克已被摧毁,坦克中的乘员也已全部身亡。然而,就在德军一个师级司令部的官员们在坦克附近的碉堡周围聚集时,pào塔突然旋转过来,紧接着,一排机qiāng子弹shè来,在场的德军人员无一幸免。后来,坦克被德军彻底摧毁。在德军对这辆燃烧后的坦克作了进一步调查后,他们发现,尽管坦克中的3名乘员已经死亡了7天,甚至开始腐烂,但一位重伤的士兵仍然活着。在没有水和食物的条件下,在这辆恶臭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