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2/4页)  “巴巴罗萨”行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机展开反攻,试图摧毁这两座桥梁,但未能成功。截至当日结束时,苏军在争夺战中共损失了20辆轻型坦克、20门野战火pào和17门反坦克pào。战斗异常艰苦,苏军士兵用手榴弹攻击坦克,并试图突击到桥上,点燃zhàyào的导火索。在激战中,苏军bào破目标保卫队指挥官被俘,在严刑拷问下说道:“我没有下达zhà桥的命令,因此不该对此事负责。”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5)

    据报道,当天结束时,一名“勃兰登堡”连的士兵满身血污、精疲力竭,勉强能开口说话,但仍旧身着苏联军装。他的模样被路过的一个德军摄影师拍了下来,成为惩罚苏联“劣等民族”的德军战士的完美形象。

    更多的目标

    希特勒得知德军攻占陶格夫匹尔斯大桥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从6月27日开始亲自chā手前线较低层次的作战行动,这种做法对于东线德军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希特勒通过凯特尔将军对哈尔德下达命令,要求改变第装甲军的推进路线,让所有装甲部队渡过冯曼施泰因身后的道加瓦河,此外,命令中还就如何夺取另外一处渡口以便步兵使用作了详细的指点。

    根据希特勒的《第21号作战指令》,冯勒布的部队的任务是歼灭波罗的海地区的敌军和夺取列宁格勒。然而,通过陆军总司令部下发的这道指令并没有对以上两项任务的实施顺序作出说明,这种情况在后来导致了指挥官之间的相互不和与矛盾。6月27日,霍普纳乘坐他的“火炬”联络飞机抵达陶格夫匹尔斯附近的桥头堡与冯曼施泰因进行磋商。据曼施泰因后来回忆,他对于居然没有人告知霍普纳有关希特勒所下达的最新命令感到吃惊。4天后,冯勒布抵达设在乌泰纳的第4装甲集群战术司令部,jiāo给了霍普纳一份作战计划纲要。当时,这两位将军为此差点发生了冲突骑兵军官出身的霍普纳xìng格率直,有时甚至鲁莽,但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装甲部队指挥官,对于作战行动有着一种非常出色的感觉。而勒布年龄较大,思想保守,对于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的做法一直持保留态度,最终在1942年向希特勒辞职。

    6月28日,德军“勃兰登堡”特种部队企图发起另外一场突袭,夺取位于叶卡布皮尔斯(该城当时已经被基尔科纳中将指挥的第1装甲师占领)附近的横跨道加瓦河的大桥。然而,苏军bào破目标警卫队对于德军的企图早有察觉,他们及时动手zhà毁了这座桥梁。在此情况下,冯基特尔少校率领第113步兵团2营下到河水中,搭乘冲锋舟顶着密集的火力向对岸发起攻击。与此同时,德军第37工兵营和第26修桥营加紧施工,经过9个半小时的努力,终于修建起了一座重20吨、跨度166米的桥梁。

    “斯大林防线”的崩溃

    一天后的6月29日,芬兰军队向卡累利阿半岛发起进攻,试图收复苏联在冬季战争中从自己手中夺走的这块土地。与此同时,与芬兰军队遥相呼应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向东北方向进发,突入波罗的海地区。7月1日,德军攻占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城。次日,德军在拉脱维亚边境上突破了“斯大林防线”。

    发生在里加的战斗非常激烈。驻守该城的是苏联第8集团军,进攻的一方是拉施上校率领的德军部队。凌晨3时10分,德军发起进攻。在一些37毫米口径高shèpào和工兵人员的支援下,第43步兵团10连跟随第185突击pào营3连的3辆自行突击pào向里加城发起进攻,当他们顺利通过跨度600米长的大桥之后,大桥便在一声巨响中被苏军zhà毁。已经过河的这一小股德军不得不临时构筑起一道环形防线,抗击来自苏军第10、第11、第90内务师的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击,后者得到了装甲列车的支援。在激烈的巷战中,这支德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