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部:第九卷:第二章(第1/3页)  爱与浮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嘉措赶紧派儿子去最近的救助站求救,然后用藏语将情况说明,又用流利的汉语翻译了一遍:“大家不要着急,我会找车在天黑前将大家送进山的。”他打开车门下了车,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抽起烟来。

    藏族妈妈神情淡然,闭着眼养神。其余的藏民也没有异议,依旧只有几个汉族乘客在小声抱怨。

    萧暮雪看看天色,见已过了中午时分,便从包里翻出干粮给傅雪峰和棉花糖吃了,然后带着他们下车闲逛。

    车外天辽地阔。萧暮雪以崇拜的心情欣赏这山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傅雪峰和棉花糖玩着一堆圆溜溜,五彩斑斓的小石子,亦是同样的眉开眼笑。

    老嘉措的目光从烟雾里飘了过来,飘过萧暮雪欢天喜地的脸,飘过她不亦乐乎的身姿,嘴角有了笑意。

    萧暮雪捡了一把颜色奇特、形状怪异的树叶,兴冲冲地跑到老嘉措跟前,向他请教那些树叶的名字、生长环境和特性……她问完了树叶就问石头,问完了石头问气候,问完了气候问风土人情……直到问遍了所有她能想到的问题。

    老嘉措有问必答,答必解疑。

    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当老嘉措的儿子开着救助站的车出现在眼前时,人群一阵欢呼。所有人都积极地上了新车,准备继续未完的旅程。

    萧暮雪拎着背包抱着棉花糖排在队伍的最后面。她见老嘉措坐着没动,走过去问道:“爷爷,您不走吗?”

    “我不走。车不能丢在山里没人看。”

    “那您晚上怎么办?”

    “住车里。”老嘉措将手里的烟蒂弹出老远,“要发车了,你快去。”

    “您一个人?”

    “习惯了。这山路不好走,山里的气候说变就变,我们经常住在车上。”

    萧暮雪看了看四周,在老嘉措面前蹲了下来:“要是您不嫌我问题多,我留下来跟您做个伴?”

    “那怎么行!这山里入夜了特别冷,你这小身子骨可扛不住。赶紧上车走人。”

    萧暮雪索性坐了下来:“您不能看不起人。要不这样,晚上您再给我讲讲这里的历史。我呢,也就不额外谢您了。如何?”

    “都说了不要你陪了。赶紧走人!”

    “好吧好吧,既然您看不上我,那我走了。您老多保重。”萧暮雪颠颠地跑过去跟司机说了几句话,又颠颠地跑了回来,将棉花糖放到地上,追着玩。

    汽车鸣着喇叭开动了。

    老嘉措沟壑纵横的额头上似乎开出了花来。

    萧暮雪跑到他面前,气喘吁吁地说:“爷爷,其实我要谢谢您。今天晚上住在您的汽车旅店,替我省了一宿住宿的钱不说,还让我有机会在这么高的山上看风景。人们都说这里的夜景美得叫人想哭,我终于能亲眼见识了。”

    老嘉措又点了一根烟:“你为什么喜欢这里?”

    “我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萧暮雪的手指在空中画了一个圈,“这里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是我最喜欢的。”

    “可很多人来了这里,只看见了一片蛮荒之地。”

    “那是他们不懂敬畏生命的原始状态。人类从最原始的生物进化而来,最后还是会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谁也逃脱不了。所谓的始于斯,止于斯,并不是谁不喜欢就能改变的。”

    “是这个理。我问问你,山外的人都害怕我们藏族人,你为啥不怕?”

    “人都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心生敬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会下意识地排斥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因为他们害怕被伤害。就像藏族人和汉族人。藏族人觉得汉族人不够耿直,而汉族人又粗浅地认为藏族人野蛮。所以,彼此提防,心生芥蒂。时间久了,自然是互相看不顺眼,老死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