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了起来:“笑死我了,我们这儿每个人都常做一个梦,梦见在南海有座房子,房子后面有七棵无花果树和一个日晷,日晷旁边有个水池,池底藏着好多珍珠!不过是梦罢了,快回你的南海吧!”
弟弟默默地听从了老人的话,回到了南海。哥哥听说他回来了,跑来看他,笑着说:“我早知道会是这样的了。”
但是,回家没几天,弟弟成为南海最有钱的人。因为昆仑山的人梦见的七棵无花果树和水池,就在他家的后院。他在水池底下,挖出成千上万的珍珠。
弟弟没有白去昆仑山这一遭,虽然珍珠就在他自己家里,但是他不去,就不会知道。
完美主义者顾及得太多,对结果充满理想化。他们不会放弃,而且永不满足地深入细节。这样他们的胆子小了下来,速度慢了下来,效率越来越低,他们希望得到尽善尽美,可工作的计划书越拖越长,仍然没有行动,甚至于拖垮他们的一生。所以,完美主义者,永远无法行动到完成一件事。
也有很多有思想的完美主义者,他们的想法十分完美,足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但他们却仅仅限于说说而已,把想法扼杀在了过程中。
有位老人曾经说过:“老了你就明白了。那时你后悔的不是自己表现得有多傻,而是白白浪费了很多表现的机会。”
在他20出头时,曾有一个甜蜜的女人简直令他痴狂。由于害怕遭到拒绝,他始终也没有开口约她出去。好多年过去了,后来他们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偶然相遇。
这时他才了解到,当时她对他也很有点儿意思。当他告诉她自己的那片痴情后,她问他:“为什么你一点儿表示也没有,或者直接告诉我?”还用说吗?他每天都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可惜为时已晚,他们再次相见时,她已经是别人的女人了。实际上,如果当时他把头脑中完美的想法拿出百分之一来付诸行动,两个人的命运也许将会从此改变,而不是像后来那样:她只是勉强地与另一个人过下去,而他则终身未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想法虽然完美,但都只是臆断。我们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我们对形势的判断,往往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其价值,如果我们不去印证,不去进行,就很可能会错过事业、感情、友谊等方面的诸多机遇,从而与成功和快乐擦肩而过。
从这种意义上说,不完美的行动要远比完美的想法有价值,也更加生动。我们虽然不是有钱人的后代,但是只要我们具有从不完美的平凡中创造完美的能力,那么也许很快就能成为有钱人的祖先。
==================================
==================================
==================================
==================================
第十二章 让生命更平凡(1)
王卫宾
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不懂得,转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世界无不在平凡的日子里发展;换一种立场来待人事,无人不在平凡中求得安身。
穷达之间的胸怀
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之志,追求兼济天下的轰轰烈烈,不甘于埋没于草莽之间。然而在这种壮烈之中,人生的悲剧也时有发生。
文人嵇康跟随隐士孙登在山林问遨游了三年,嵇康向他请教问题,他从来不回答。
将要分别时,嵇康对他说:“先生,您难道在最后分别时也无话可说吗?”
孙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