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自己举步维艰,百般努力却成功无期,再也激不起别人的热情,那是因为我们背负着太重的期待,戴着一副甚至几副不合适的眼镜,走进了这条死胡同。
我们惟有放弃别人加给我们的意义,自己尝试着为自己构思一个,然后在这种构思之下换一种活法。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无意义的人生中找到快乐,并且在快乐生活的同时具备存在的意义。
唐人李翱向惟严禅师请教过禅宗的真谛后,写下了如下的一首诗:“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只有当我们像云动水静那样,只有我们如镜、如月、如水一般任其自然时,才能说是与人生的意义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和谐。
孔子所说“七十从心所yù而不逾矩”,就是这种境界。它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曲折而前,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乐天安命的人。
这样的人气静神虚,身体健康心情旷达的人,在思想和情绪上不受外界毁誉的影响,在行为上不违背自己的天xìng,心中没有攀比玄耀的yù望,因此情绪不会为yù望所左右,能够超越社会上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自然而然地生活。
只有不为yù望所左右,才能够辨别轻重缓急,通达世间万物的道理,与外界和自己的天xìng都不会冲突,不会为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所困扰。
一个人在生活处事中,用智慧正视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行,就叫做“值心而言”、“触情而行”,挥洒自如,也就是想怎么行就怎么行,所谓“寄胸怀于八荒,望坦dàng于永日”,就是这种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中的人,可以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一种人与世界圆融的和谐与统一,是本色人生的一种境界。
[上一篇] [返回]
==================================
==================================
==================================
==================================
第十九章 不要被准则吓倒(2)
王卫宾
快乐没有太多准则
有个青蛙是个哲学家。
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蜈蚣在走路,就想着自己用四只脚走路,已经够麻烦的了,那蜈蚣是怎样用一百只脚走路呢?它怎知该是那只脚先走?那只脚后走?接下来又是那一只呢?
于是它叫住了蜈蚣,诉说了自己的疑问。
蜈蚣说:“我一生都这样行走,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我必须认真思考一下,然后才能回答你的问题。”
蜈蚣就站在哪儿,专心地思考这个问题,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蜈蚣还没有想到答案,却发现自己动不了了。
只见它摇晃了一会就倒了下来。它痛苦地告诉青蛙:“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脚了!”
星星,不需要任何地图就能依照固定的轨道运行,而不会四处乱撞。人如果给给自己的生活,给自己的快乐设定太多的准则要遵循,会是怎样的结果?
不妨试着去享受生命中的自然,自然的行走、自然的成熟、自然的接受、自然的爱,生命中的快乐或许会更加透彻和顺畅。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寓言,说南方之帝、北方之帝和中央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